雪印堂博客

西方生命科学

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命形态,特别是人体研究有了极大的发展,通过解剖尸体与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更细微的生命基础形态如细胞、病毒、DNA、蛋白质分子等等,结合西方物理理论下的原子、分子等概念与理论,从而勾勒出人体与其它生命体的宏观、微观等不同时空尺度的结构,并为治病医疗、救死扶伤、内外科手术,等等,提供科学依据,由此带来现代医学的极大发展,是保证生命健康的重要手段。

西方生命科学,借助精微仪器来理解宇宙、认识万物的方式,很直观,但也很落后,在于其认识宇宙的方式,只是人体感官感知宇宙万物的简单延伸,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就如人们通过口鼻眼耳皮肤五种感觉器官来感知宇宙与万物运动,能且只能得到光影形态、信号特征下的物质影像,而不能得到感官以下的物质之间那种光影形态、信号特征的联系。作为人体器官延伸的仪器,也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如何观察到不与仪器产生信号作用或信号作用过于微弱的万物运动形态?这在于任何人造仪器与眼睛耳朵一样,都有精度阀值,在精度阀值之下,人们就无能为力,或将研究搁置,或只能合理猜测,或将问题推给后人,然后只要后人仍如此只依赖仪器,永远躲不开这个矛盾,即万物及作用的时空尺度的无限精微程度与仪器的有限精度、阀值之间的矛盾。。

这种缺陷是存在于整个西方科学理论体系的,比如相对论中所谓“质量导致时空弯曲”的说法,在当下已经深入人心,但问东边一个有质量的物体是如何导致西边的空域产生时空弯曲,则没有人能解答,于是这种说法只是文字概念的堆砌,没有一丝认识理解的意义,又如量子力学说“量子”,问量子成因是什么,也没有人能解答。这是依赖仪器的弊端,在于仪器与感觉器官作用原理是一样的:都是接收信号的装置,能且只能得到信号特征,而不能认识信号特征背后的物质作用实质。当然,相对论、量子力学的这些问题,都已经在《万物意志篇》中解答,读者若有举趣可自行去翻阅。

正因为这种缺陷,除了诞生出量子力学、相对论这种谬论之外,也导致西方生命科学下的众多物质概念,只有概念的堆砌,而没有物质之间的可直观理解的作用形态。比如各种病症与基因之间的联系,各种器官形态与基因之间的联系,人们常听到医学专家说是,“人体结构是基因决定的”,“白血病是由于遗传基因缺陷导致的”,“分解糖分是消化酶在起作用”,等等,被当成科学知识广泛传播。若问基因是如何决定人体结构,遗传基因的什么缺陷又是如何发展为白血病的,消化酶是如分解糖份的,等等问题,就无法深究。这种只有概念相互联系,却没有概念之间的符合直观认识的解析过程,成为整个生命科学理论的现实形态。

又如人体解剖学,其是建立在解剖尸体的基础上认识到人体各器官的构造,通过死物尸体来认识活物人体,是一种向上探寻的过程,有极高的科学的成分,是生命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但生与死是两种不同的状态。解剖尸体只能得到死物状态在光影信号下展示出的空间结构,是一种静态图景,而活生生的人,必存在一种尸体不具有的特征,才能让人们有死物与活物、死人与活人的区别。象学校生物课堂上常做的洋葱根细胞切片的显微镜光学观察实验,只能得到一个死细胞的光景形态。活生生的细胞,必存在一种死细胞不具有的特征,才能让人们看到前者不断复制,后者只会静待腐败这两种不同的结果。

又如西方科学借助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等先进仪器,观察到细胞结构,是有什么就看到什么,但也是只能得到一种静态图景,而各时空尺度间的物质成分结构之间的联系、影响,就不是仪器能观察的。这也是现代科学只知道基因存在,却不知道基因如何运作形成细胞、器官、生命体的根源所在,哪怕追溯到原子电子层面,仍不能还原这种物质作用过程的直观景象,结果就对各病源导致人体出现症状的动态过程不能直观理解,导致西医面对人体体内仪器无法探知成因的病症,只能停留在用化学药物、抗生素激素、切除器官、输血输氧等几种基本的治疗手段,但大多治标不治本,徒增病人痛苦与支出。

人体解剖学及相关的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认识不到的生物与死物之间特征区别是什么?

这种区别就是万物无限精微时空里的物质作用,是决定微观、宏观生命物质动动的关键。这就是“上以下为基,万物以道为基”原理在生命领域的展现。只要认识不到这种无限精微下的时空里的物质作用形态,那么对其向上构建出的微观、宏观的生命运动过程的认识,就会偏颇、失误。如此结果导致人们并不能从根源上找到病因以更好地保证身体健康,比如至今人们认识不到癌症作用机理、病毒传染成炎症的物质作用过程、基因与生命形体及特征的内在联系。将癌症笼统归于遗传基因或环境,却说不出基因、环境是如何发展出肿瘤的;将炎症归于病毒或病毒释放的酶,却说不出病毒或酶是如何产生炎症的;只知基因排序、测序,却说不出基因与生命形态、遗传病之间的直接联系,等等。从而对治疗癌症、传染病及更深层次的基因工程等问题,都是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

人们相信宇宙真相只有一个,那么正确的对其描绘的理论也只有一个,而科学理论从不断创建到不断否定,表明了这些被当下被否定并曾经被认为是科学的理论,其实并不是真的物质真相。这些理论大都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有合理的成份,但并不正确。以试错与实践检验,不断归纳总结,并缓慢前进,被称为科学,是人们认识理解宇宙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悟得本质,不断演义,后与实践经验一致,就能快速找到内因,这就是本书描绘的理论。

生命意志篇·前言

生命,璀璨而靓丽,丰富而多彩,神秘而深奥。生命运作机制,却困扰着人类。

人们通过实验室的仪器,观察到生命的细胞结构,与细胞中包含的各类结构成分,及更精微的双螺旋DNA、RNA、蛋白质分子等形态,并认识到“基因”这一决定生命体结构与遗传性质的复杂分子片断,还有能力辨识出不同生命的基因序列以供治病分析与对比参考之用。但人们对基因如何控制生命体形态的内在物质作用机制的探索,几十年来却一直停留在迷茫状态。这是由于现代科学对生命微观层次的物质运动形态的认识,仍停留在光与影的观察表象上,依赖仪器给出的光影形象来直观认识生命形态,却忘了一个非常关键且重要的事实:生命是运动的,运动状态改变是通过物质作用而产生空间与时间上的位移后而达成的。这是现代物理发展到如今,遗忘物质的基础概念:力,是“物质与物质的作用”这一核心概念所致。

所有仪器都依赖物质作用产生信号特征后方被人类认识,而物质作用强度的范围处于无穷小与无穷大之间,但仪器的精度却有一个阀值,阀值之下的物质作用形态与物质作用强度就不会被仪器所捕捉,从而让人忽略了这更低层次却又更全局的物质作用信息。同时,现代物理被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谬论所误导甚深,不能正确指导生命领域的原理认识,导致不能简单直观地认识到基因及其周边空间,存在人类直到现在都没有认识到的物质作用形态,从而制约了对基因的进一步理解与认识。

与西方生命科学理论体系对应的,还有一种是东方中国的中医理论体系。在现代人普遍接受西方科学物理概念之后,大多现代人们理解不了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气、阴阳、五行、寒热温凉等等概念包含的物质作用形态,并在利益趋动下,对中医大肆打压,将之归于玄学、封建迷信等范畴,却无视中医治疗手段与中药对人体治病的现实成功案例,从而让普通人在难以治好病症的同时,付出更多的代价。

本书《广义时空论附录(中)·生命意志篇》,就是从“物质作用”这一核心概念,将现代科学观察到的生命各层次的现象,通过对应的物质作用形态联系起来,及中医的各个让人感到莫明其妙的概念,用现代物理概念联系起来,并描绘出相应的图景,以教人们对生命各层次的运作机制,与中医的治病手法,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形态。这一描绘过程,是依赖振动论,与以太旋涡理论来实现的。

振动力场与流场

万物周边空间存在振动波与以太旋涡,构成波流一体。

振动,就是复杂波动。以物体为中心为振动源,振动能量向远方扩散后会呈衰减趋势,从而导致相伴相生的以太旋涡角动量也呈衰减趋势。在物体作为振动源的整个向外围空间扩展距离上,是呈距离的三次方衰减的。如在距离振动源是1空间单元时,对应振动强度是1000能量单元,那么在距离振动源是2空间单元时,对应振动强度是1000/8=125能量单元,那么在距离振动源是3空间单元时,对应振动强度是1000/27=37能量单元,如此类推。这是由于振动能量以体积的形式扩散的。

这整个衰减作用,在物体周边空间形成以太作用的梯度分布,即以太振动力场与以太流动力场,简称振动力场与流动力场、流场。

振动力场的方向是自中心指向远方,流动力场的方向是自远方指向中心,两者方向相反。这是由于振动波是通过压力差释放能量而向四周扩散,中心振动时产生内围以太压力大,而外围压力小,于是振动力场的方向指向外。而以太旋涡是通过流速差来产生物质作用的,越靠近中心涡管壁,流速越大而压力越小,越是外围流速越小而压力越大,于是流场的方向指向内。

这两种力场,是万物之间能发生关系的核心作用方式。

当另一个物体落入这振动力场与流场之中后,其自带的振动力场与流场,与物体空间里的两个力场由于方向不同,从而产生相互作用。物体的周边空间振动力场与流场会因各自强度的大小不同又方向相反,而让物体有整体性的指向外或指向内的力场,从而让另一个物体产生靠近或远离或保持稳定距离的运动状态,表达出吸引或排斥或稳定的相互作用关系。宇观上的万有引力、宏观上的磁场吸引、微观上的电荷作用,都是这种振动力场与流场的现象表达。

化学反应中分子以太旋涡之间能相互产生化合或分解作用,就是各化学物质通过振动力场及以太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其中振动力场主导分解作用,流动力场主导化合作用。化学物质的酸性与碱性,则是物质自身的振动力场与流场对比后的现象表达。

当一种物质形态呈现酸性,表明振动力场>流动力场;
当一种物质形态呈现碱性,表明振动力场<流动力场;
当一种物质形态呈现中性,表明振动力场=流动力场。

以太振动力场与流场的衰减作用,也导致红移现象,即远振动源距离的波的波长,比近振动源的波的波长要长。在局部空域内的这种波长因衰减、距离的关系,会影响这一空域内的以太分运动布形态,进而影响处于这一空域内的其它物体的空间结构形态或运动变化状态。这也是生命物质结构差异化的重要物质作用成因,会在后续章节陆续描绘。

振动力场与流场是成对出现的,在于振动波以以太为承载与传递媒介,并由于场涡模式的波传递过程,能量必会部分滞留在以太上,场涡牵引以太后表达为旋涡或涡旋,尔后振动波、旋涡与涡旋被仪器探测到,就分别产生相应梯度分布的场信号。也因此除了振动力场与流场是双生关系之外,振动力场、流场同以太振动波、以太旋涡也是相对应关系。

书中任何提到振动力场与流场的地方,都隐含“振动波”与“以太旋涡”两概念同时存在,反之亦然。

作者在具体描绘时之所以只用前两者或只用后两者,只是为表述侧重点不同而选择,比如强调作用关系,则用振动力场与流场两个概念,强调形态运动模式,则用振动波与以太旋涡两个概念,等等。

波流一体与场涡

万物的振动能量与周边空间的以太旋涡是一个相互相承的关系:

振动能量,在以以太为传递媒介时,由于传递时方向的偏差,让前后传递的能量不总是在一条线程上,从而产生收敛螺旋传递模式,在整个线程空间表达为场涡。场涡又牵引线程上的以太,致其流动化为旋涡。如此在振动能量的作用下,物体振动波所能触及的任一处的周边空间的以太,都形成各个层次的以太旋涡。所有以太旋涡又相互吸引互绕,融合成一个最大的以太旋涡,环绕在物体周边空间。这个以太旋涡的力场,被人类的仪器探测到后,就是电荷、电场,在宇观上被定义为重力场或引力场,在宏观上被定义为磁场。尔后,旋涡运动吸收周边空间的其它下一层次的以太旋涡进入物体中心,成为万物的燃料与能源,进而强化了振动能量。

如此,振动能量通过以太来传递,以太旋涡又是以太流动形态,两者都以以太为载体,对以太来说,这就是以太波流一体。以太波流一体,在中国上古时代,有一个专用名称,就是“炁”,今人也称为气。而气,又是道的流动形态,道,先天混成之物。上古时代还有一个名称叫“太一”;太一,即太上有一物。西方哲学又定义万物的本质是物质,如此,就有对应的等式,即:

以太波流一体=物质波动与流动一体形态=气=道动

这一条等式,代表东西方文明对宇宙本源认识的联系。大家都在说同一个事物,只是名称不同,分析的角度不同而已。

对于以太波一体与场涡运动认识不到位,是整个西方科学界只依赖在仪器观察,而不是信赖心的认识的结果:只信仪器的信号特征反应出来的物质作用,对于没有信号特征传递出来的物质形态,就无法认识其存在。依赖仪器观察物质存在形态,就如盲人依赖手去摸索事物。而用心去感悟万物的统一性与和谐性及全息运动原理,就如明眼人一眼看穿周边所有事物的分布。同样,要用科学理念去套用心的感悟认知,这就如非要手去感触事物,而不肯承认用眼睛也能感知事物一般。

科学认识宇宙的方式,是一种非常落后的、缓慢的认识理解事物的手段。人们在不断的实验中研究宇宙得出判定与创建理论,美其名曰在做实验在检验理论,是科学活动,而其实每一次错的实验,都代表认识的错误、社会财富的耗损与人员时间的浪费。这些财富与时间本可以用于正确的地方与需要的人身上。而不用心感悟宇宙真相,就永不可能认识到宇宙真相,于是在无穷的错误、耗损、浪费之下,人类会有无数无谓的支出,并拖累人类文明的进展。

将某一空域无仪器信号,当物质不存在,与将没有风,当成空气不存在一般,还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西方科学界,自莫—迈实验否定以太存在后,再在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误导下,不能深刻认识宇宙的本相是有且只有物质,物质无处不在这种状态,导致当下的科学发展无以为继的地步。更在生命与医学领域,不能取得更深层次研究成果的根源。

本书《生命意志篇》,就是以生命领域中各个层次的波流一体形态,来解析生命个体、生命组织器官、生命基础单元、细胞基础分子结构等的空间运动形态,与基因的运作机制及其在构建生命形态的动态过程。并用这“波流一体”这一万物本质形态,来解析中医领域的教现代人迷糊不解的气、阴阳、五行、寒热温凉、经络、穴位等等相关概念在现代物理学下的真正内涵,从而让中医有一个现代科学的面目展示在人们面前,同时为治理人类各类疾病提供原理性的分析依据与解决之道。

以太旋涡理论

以太是客观存在的,充满着宇空,其运动构建出各强度、尺度的时空结构,边缘反射着光并投射到意识里,从而有万物的形象与概念。这是一个正确的本质性的科学认识,由此人类可以通过简约的方式理解西方科学理论里五花八门、光怪陆离、天马行空乃至玄之又玄的各类自相矛盾又教人困惑不解的概念,如引力场、电场、磁场、电荷、原子、电子、物质波、波粒二象性、中子、中微子、强弱相互作用等等。这些要不是各时空尺度下的以太旋涡的力场、要不是各时空尺度下的以太旋涡的振动波,要不是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不存在的、想象的东西,其本相都是以太运动作用于仪器的信号特征在意识里的显像。这在《万物意志篇》里系统地论述了以太存在的客观性,及统一场论的概论阐述。

在生命领域,所有生命的客观基础,都是物质,在原子时空尺度表达为所有生命都是由元素原子通过不同形式的排列组合方式向上构建出更大体积、更高复杂性的基础分子与生命单元,如蛋白质、DNA、RNA、线粒体、细胞、细胞膜,等等。这些基础分子与生命单元,仍是以以太旋涡为基础结构形式存在,而非西方科学借仪器观察到的独立的蛋白质、DNA、RNA、线粒体、细胞、细胞膜等等。

以太旋涡的一般物质作用性质,是以以太涡流为周边空间,以太涡管为中心轴的时空结构,这一物质运动形态,可以将远中心处的其它小以太旋涡吸引过来,纳入自身的旋涡之中。这一作用过程的信号特征,表达为电荷相互吸引、万有引力、磁场。其实质,仍是物质对物质作用:其它小以太旋涡,被大以太旋涡的涡流所牵引与推动,在涡流上作漂移运动,并向大以太旋涡中心靠拢,直至在与中心某个半径距离上,达到力的平衡,从而作公转运动。正是以太旋涡这种物质运动形态,让生命与生命之间,基础分子与基础分子之间,充满物质交换与能量传递,进而让生命的基础单元如细胞,可以保持活性,能吸收细胞之外的营养物质来合成蛋白质、复制出基因、分裂出细胞等等生命活动。

以太旋涡这一运动形态,过于精微及信号过于细弱,让依赖物质作用于仪器来观察微观世界与生命活动的西方科学界捉襟见肘,无能为力,并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这是现代医学与生命领域毫无建树的根源。进而让人们对各类重大疾病如癌症、新型病毒感染,等等束手无策,其它对基因运作机制的运动过程、酶的催化作用原理,等等这些个最核心的认识,更是毫无直观描绘的能力。

以太旋涡理论,收录于《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之中,读者务必先了解以太旋涡理论的一般原理性描绘,才能就本篇《广义时空论附录(中)·生命意志篇》提到的各类概念有一个正确、清晰的理解。本《生命意志施篇》的基础性的、西方科学理论下的概念,如原子、电子、电荷、分子,等等,都是《万物意志篇》里通过以太观,纠正其结构后的新解析概念,如原子,是原子尺度的微观以太旋涡,电子是电子尺度的微观以太旋涡,电荷是以太湍流的力场,分子是原子以太旋涡的耦合结构,等等。

振动论简介

振动论,即物质基本颗粒振动碰撞交换能量理论,是一个关于宇宙原理描绘的伟大理论,这一理论简明扼要地指出:万物皆处于振动之中;并且判定,电,就是以太振动波。振动论是由杨传生先生创立,收录于《万物本原探索》一书中。此书由吉林音像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发行,2005年1月第1版。杨传生先生,1949年生人,笔名“杨神经”,河南开封人氏,西安交大毕业,高级工程师。

振动论关于电的这一判定,将人类对电的本质认识直接纳回到正确的轨道,而不是如当下西方科学界的电荷迁移理论下的“电”,在不知电荷是什么与电子是什么时空结构的情况下,存在所谓电子移动的极缓慢速度与电传递的光速之间的矛盾,更不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磁或磁是如何产生电的动态过程。振动论中关于电是以太振动波的正确定性,除了让人类第一次正确认识到电这一如此广泛应用于人类现代文明的能量形态真面目之外,也是为人类解决常温超导问题的关键理论认识。超导原理已经在《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后面简称《万物意志篇》)中论述。

振动,就是复杂波动。振动论的描绘下,万物皆处于振动之中,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万物周边的时空,皆存在振动能量,即复杂波动的波能。不同强度、频率、时空尺度的振动能量,在波动传递及相互干涉过程中,会严重影响周边时空的其它物质的运动轨迹,产生相对应的时空结构与物质分布状态。振动,是万物作用或影响周边时空的最普遍运动形态之一。

这一运动形态表达出的现象,有的教人们认识,有的教人们不认识;有的直观,有的不直观,有的还会误导人们。如声波、超声波、次声波,是空气振动能量传递;心脏跳动波,是人体肌体振动能量传递;水波,是水体振动能量传递;地震波,是地震时的振动能量在地壳传递的形态;这些都非常直观,并被广泛研究。而诸如地球之类的行星、太阳之类的恒星、银河系之类的星系,原子、电子之类的等微观世界粒子,其周边时空,也都存在各种特定形态的振动波。这些振动波,有的波长与周期都过于长,甚至超出人类文明的历程,被人类认识不到,如引力波;有的频率过于短而表现出粒子性,被人类误判定是粒子,如中子、中微子;或如光一直教人们认识不到其是以太振动纵波的本质,让科学界就光是电磁波还是粒子的问题在百年来争论不休。这是人类在西方科学方式认知体系下依赖仪器而禁锢了自己的认知能力的必然结果:人类认知宇宙现象依赖仪器,认知结果就不能超越仪器的精度与复杂性,而仪器又依赖人类的认知结果来构建,两者相互制约,于是认知之外的现象就没有相应的仪器来感知,从而让人类不能探索仪器与认知之外的世界。

振动论,直接指出这些宇观、微观的万物周边空间,都存在振动波。振动论能将仪器感知之外的世界描绘出来并可判定是正确的且无须实验去验证——实验也没有能力去验证,这依赖易道思想下的认知原理:宇宙是全息的。宇宙所谓时空尺度,只是人类意识主观判定下的尺度,离开人类的主观判定,万物没有尺度计量,没有时空观念,有且只有物质与物质作用(这么说也是多余的),于是各时空尺度的万物构建都是相近的、可以类比的、可以相互参照的,等等。易道思想,是一种比科学思想更先进、更能接近宇宙本质的认识方式。这一思想的直观形式就是太极八卦图,如此简单的一张图,描绘尽一切宇宙物质结构与作用原理:万物的物质运动是以旋涡形式存在,并向四周时空发散振动能量。太极就是旋涡形象,八卦就是振动能量形象。其中黑白子、阴阳鱼还包含不同时空尺度的旋涡嵌套与顺逆流转形象,八卦的八个卦象还包含振动能量的梯度分布与相互承接对应形象,等等。如此,振动论就是阐述了一半宇宙真相:万物皆处于振动之中。

本《广义时空论附录(中)·生命意志篇》主体描绘的生命物质的两种基础运动形态之一,其一就是杨传生先生描绘的振动能量形态,另一种是以太旋涡形态,两种运动形态相互融合承接,形成波流一体。杨传生先生构建出振动论,为人类文明在认知宇宙方向上作出伟大的贡献,是一位值得非常尊敬的科学家。

病毒破坏细胞壁

由这个病毒、细胞空间存在振动波与物质粒子旋涡的全新认识,可以简单地描绘病毒侵染整个细胞的过程。这里先说病毒破坏细胞壁的过程,以冠状病毒侵染人体肺部细胞为例。

病毒源头暂不可考,但人们知道的是当已经存在冠状病毒时,其在空气中能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并感染肺部细胞。这一常识包含一个物质作用:病毒随空气进入人体肺癌后,随空气与肺部细胞作用时,通过电荷吸引而粘附在肺部细胞的细胞壁上。这种粘附时的电荷吸引作用,其实与摩擦过的玻璃棒通过电荷吸附小纸片有完全一样的作用机制:都是物质旋涡对物质旋涡的吸引,电荷的本质是物质旋涡的力场。细胞壁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分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构成,其表面存在振动波与以平面形式分布的物质旋涡,也即物质粒子湍流。细胞壁物质粒子湍流与病毒物质粒子旋涡相互靠近时,由于旋涡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让病毒粘附在细胞壁。

由于病毒具有比细胞更高的振动能量,当病毒粘附在细胞壁上后,病毒的振动波,包含RNA振动波与蛋白质分子振动波,瞬间对细胞壁上的分子结构产生振动作用。这一振动作用,就如电锤的锤钉击打墙面导致墙面水泥块纷纷破碎并脱落一般,导致与病毒临近的细胞壁上的分子键纷纷断裂成为游离形态的元素分子或蛋白质分子。这是一个相互干扰的过程:病毒的振动波导致细胞壁分子振动波削弱,继而导致而细胞壁出现“松动”,也即细胞壁分子之间的吸引作用逐渐减弱相互分离成为离散、孤立形态的单个分子。这些游离形态的分子脱离细胞壁空间散落在整个体液中,于是整个细胞壁,出现以病毒为中心的一个空洞。空洞的大小取决于病毒振动能量的强度。即病毒破坏细胞壁的过程,是

是通过振动能量破坏细胞壁分子结构来实现的

这病毒的振动能量作用于细胞壁导致细胞壁出现空洞,也与生活中一个点着的烟头戳在一张白纸上,让白纸变焦并出现一个空洞,有完全一样的作用过程。可以类比:烟头—病毒,高温—振动能量,白纸—细胞壁。也与高压锅高温下水解肉类一样,是高温高压形态下的振动能量,破坏分子结构的过程。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物质作用机理都是一样的,只是给人的感观不同。

当然就病毒破坏细胞壁这一过程,西方科学界会说是病毒的酶在分解细胞壁,至于酶是如何作用于细胞壁并导致细胞壁溶解、破坏出现空洞的,则又无法细说。这就是不究根本的研究,源于只停留在物质表象的观察上,缺少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解——是物质之间的振动能量在相互产生作用关系,这一过程其实仍是酶具有很强的振动能量,能破坏细胞壁的结构。西方科学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实验观察之所以发现不了这种振动能量及粒子旋涡运动形态,在于其过于依赖仪器,而仪器有最高精度,在精度之下的振动能量都不被仪器感知,特别对于微观世界的原子、分子表面的微小空间内的物质运动,就望洋兴叹。将仪器探测不到信号,当成信号不存在,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这一点都不科学。

而细胞内部空间,仍存在一个以细胞核为中心的物质粒子旋涡,这个旋涡也能对病毒产生吸引作用。于是处于细胞壁空洞位置的病毒,若其与细胞壁接触的蛋白质壳体分子不分解,则继续沿着粒子旋涡的涡流,向细胞核中心流动。若其与细胞壁接触的蛋白质壳体分子也如细胞壁分子一样解体成离散态形成空洞,则病毒RNA借细胞核的电荷吸引从空洞中穿过,进入细胞空间。

病毒空间物质运动形态

生命体被烈性病毒感染,导致组织细胞死亡,进而导致组织器官功能衰减,乃至危机生命,这个可直观描绘的过程,在现代医学的理解里,一般是病毒体接触到生命体的细胞膜,再是细胞膜破裂,然后病毒体的RNA进入细胞内,借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等大量合成RNA与蛋白质,并最终复制出子代,表现为繁殖。这一过程导致细胞结构被破坏,细胞活性降低乃至死亡,继而引发组织器官功能衰减,在人体表达为病症。这一理解,看似科学,但其实隐含着数个未被现代医学明确解构的物质作用过程:

一是病毒体是如何破开细胞膜的,从而能让病毒体进入细胞内
二是病毒体是如何向细胞核中心方向运动的,从而能让病毒体充分利用细胞内营养物质
三是病毒体是如何复制出自身RNA链的
四是病毒体是如何合成蛋白质并构成自身的壳体的

这几个问题,就是病毒侵染细胞的具体动态过程描绘的从开始到结束的几个层次。这首先要从解析病毒、细胞的空间结构真实面目开始。

病毒空间结构,在现代医学研究认识下,就是以RNA长链为核心的包裹蛋白质壳体结构形态。这只停留在光影的表面现象得到的结构。病毒空间,不止有这些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的物质结构形态,还有另两种运动形态:振动波与物质旋涡流。

振动波,又称振动能量,也就是复杂的波动。这种波动产生的原因,在于构成RNA、蛋白质分子的原子,存在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众多电子会出现周期性连珠现象,这种连珠现象会导致原子空间的物质运动出现偏向运动,从而出现物质间的压力,这种压力向原子外围空间传递并周期性呈现出作用,就是振动波。这一过程可以参照《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的“原子发光原理一·自发性发光”小节来详细了解,这里只作一番简单介绍。本篇文章的基础,也是建立在《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展现的理论之上。原子发光、发热,都是这种振动波的宏观现象。当众多发出振动波的原子通过耦合作用相互连接在一起构成RNA长链,或构成蛋白质分子之后,RNA长链与蛋白质,也散发出振动能量。RNA长链与众多蛋白质构成整个病毒体,于是病毒体,也散发出振动能量。病毒体的这种振动能量的复杂性远超过单个原子的振动波。这就是病毒体的振动能量产生机制。

振动波的传递,是借振动源周边空间的物质媒介颗粒传递出去的。病毒周边空间充满着物质颗粒,如水分子、其它更微观的颗粒如以太(以太是一个更基础的物质概念,这里只需知道一下病毒周边空间存在传递振动波的媒介就行),传递的过程,是媒介粒子相互碰撞而将振动能量传递出去,这一作用过程,由于媒介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向不总是完全在波传递线程上,而是会产生略微的角度偏离,这个角度偏离会积累到360度,表达为部分振动波只在一个局部空间内作循环圆周振动,即涡形振动波。涡形振动波又驱动媒介粒子在振动线程上运动,于是产生360度的媒介粒子圆周运动形态,这就是粒子旋涡。无穷多的粒子旋涡相互吸引互绕,整体构成一个大的粒子旋涡围绕在病毒体周边空间。这就是病毒体的粒子旋涡产生机制。

振动能量与粒子旋涡,被人类仪器探测到力场作用信号,就是波与电荷。这是波与电荷的本相,都是一种仪器信号,实质分别是振动能量与粒子旋涡流的力场。

细胞的直观结构也已经在现代科学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如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核膜、DNA、蛋白质、酶、氨基酸、核苷酸、各类微量元素分子等等概念,就不再细说。同样,其周边空间,也存在不被人类认识的由这些结构与众多成分分子综合作用下的振动能量与粒子旋涡运动形态。这两者分析的过程与病毒体的振动能量与粒子旋涡的运作机制是一样的,就不再重复。如此,一个病毒体,一个细胞,上至病毒、细胞整体及周边空间,中至各类大分子团、链及周边空间,下至元素原子、无机盐分子及周边空间,等等都是这么一个充满振动波与物质粒子旋涡流的运动形态,这其实就一张太极八卦图。

这整个振动波与物质旋涡流的诞生逻辑链是:

各类元素原子产生振动,元素周期表上人体所需的各类元素都是——>
由元素原子构成的小分子也在振动,各类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都是——>
由小分子构成大分子也在振动,各类DNA、RNA、蛋白质分子、酶都是——>
由大分子构成的分子团、膜也在振动,如细胞核、细胞膜、细胞核膜、线粒体——>
由分子团、膜构成的细胞、病毒也在振动——>

这些波动的综合频率,有一个高低梯度分布:元素原子>小分子>大分子>分子团>病毒>细胞。而下层次的振动频率是携带上一层次的频率的,这是一个写频、调频过程。如分子团的频率中包含大分子、小分子、元素原子的振动频率,细胞的振动频率,包含分子团、大分子、小分子、元素原子的振动频率,依次类推。如此,整个细胞内外空间,病毒内外空间,就是振动波的海洋。这种振动波,是无法通过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的,却是细胞、病毒等生命体类生命体起作用的关键。同样这种认识是西方科学理论体系里没有的。

人体所有细胞的这种振动能量强弱的综合叠加效果,就是人体振动能量。心脏跳动产生的脉博,是最直观的振动能量形态之一,其它如发热、体温,都是这股振动能量的宏观显像。人体振动能量一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会因各种因素而出现过高过低的状态,从而表现为人体振动能量失衡,失衡时间过长就会表现出各种病症。这里由于只论述病毒对细胞的侵染过程,就不再继续展开描绘。

病毒源头考查

每年秋冬季节,流感病毒肆虐,造成很多人感冒,甚至于感染致死。这里探讨病毒来源的思路,为减轻流感疾病作一个参考。

病毒,是一种以RNA为核心,以蛋白质为壳体的类生命体。整个医学界对病毒的结构形态很清楚,对其致病的机理却一直处于莫明其妙的境地,只知道病毒会产生对应炎症或疾病,只知道病毒会破坏细胞结构并大量繁殖,但RNA为何会自行复制,RNA是如何构建出蛋白质壳体的,RNA是如何对细胞产生破坏作用的,等等,则不明就里。这是由于现代医学主体依赖的是西方科学理论体系,而这一套西方科学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即宇宙观、物质观、时空观是错的,于是就不能有正确的原子、电子结构认识,对原子电子向上构建出的分子、DNA、RNA也就没有正确的模型。如此,就更不能探寻病毒的源头。自然,这里并不深究这一方面的事。这里只说病毒的一般源头。

每年秋冬季节,最大的气候特征,就是降温,对于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地区,许多地方的气温降到冰点以下。如此天地苍茫,万物萧瑟,大量植物叶黄枝枯,大量动物被寒气冻死。人们则添衣保暖,一不小心,还会中流感病毒而感冒得病。病毒是RNA+蛋白质壳体的整体结构,RNA与蛋白质,都不是无机物,不能长年存在于地表,这两者却是动植物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就可以探寻病毒的源头。

冬季气温大降之后,许多动物被冻死。动物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又是由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水、无机元素等等结构与成分组成。细胞核是DNA长链堆集体,DNA长链常复制出RNA、蛋白质。这是一般生命科学理论的知识。由此带来一个问题:当动物被冻死倒地的一瞬间,其细胞核DNA长链又正复制出RNA,那么这些DNA、RNA长链都是后续怎么一个变化过程。显然,简单的变化过程是在动物死之后只留下尸体,尸体里的细胞水分逐渐蒸发,细胞萎缩成一个干柿子形态,又随着时间的增长,尸体被细菌分解、被其它动物、昆虫吃掉等等。

这里动物尸体细胞萎缩成一个干柿子形态,会带来一个现象,即部分细胞的细胞核DNA、RNA,会处于更高浓度的细胞液中,细胞液中的氨基酸的浓度会变高,结果导致还处于有活性状态的RNA在高浓度氨基酸环境下,合成蛋白质。而这合成蛋白质,由于细胞萎缩后空间变小,细胞液浓度更高而变粘稠,结果不会被细胞核控制而流动,而是直接被RNA吸引,包裹在RNA的外围,蛋白质分子之间通过电荷相互吸引,形成一个壳体空间结构,结果就是这RNA被蛋白质壳体包裹并保护,从而减少外界环境气候变化或温度变化对RNA长链的干扰与破坏,于是这RNA一直能保持活性,存在于动物尸体的残骸之中。

当气温变化或风吹草动,动物尸体的残骸继续腐化消解,成为粉尘状,部分干的膜破裂的细胞被风吹起四处飘散,里面附带的RNA—蛋白质壳体结构也随之四处飘散,当这种RNA—蛋白质壳体结构恰遇上人或动物呼吸作用时,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或口腔时,就在人体或动物呼吸系统内大量复制与繁殖,结果引起抵抗力低的宿住的肌体器官与神经系统混乱,表达为感冒。被病毒感染的第一人再通过与他人接触,借空气、唾沫相互传染之后,就是流感。

这就是流感的一般源头:动物尸体内残存的RNA—蛋白质壳体结构,也就是病毒。

由此也可知为何医学界那么难以寻找到流感病毒的有效药,就在于不同的动物死亡,会产生不同的RNA—蛋白质壳体结构,即不同的病毒。自然界的动物种类千千万种,于是产生的病毒也是千千万种,若要找到一一对应的药物是不可能,结果就是每年都有新的流感病毒产生,被认为是流感病毒“变异”,其实流感病毒不会变异,只是每年由不同的动物的RNA参与构建而已。不同的流感病毒,一般不存在“变异”这种联系。所谓病毒“变异”,是医学界不懂得病毒源头的错判。

而当开春入夏之后,这病毒病症也就减少许多,在于病毒的壳体是蛋白质分子相互通过电荷吸引而结合在一起的空间结构,很不稳定,只有在相对低温状态下能保持,温度升高后就如水解一般,蛋白质分子活性增加导致距离增加,分子之间相互电荷吸引力就削弱许多,于是整个壳分崩离析成蛋白质分子游离态,于是RNA没有壳保护,也就不能保持活性,最后被环境分解。而部分留在人体内的RNA,则参与细胞成分合成,成为遗传基因的一部分,从而让生命体能对抗同种病毒的感染,这也是许多传染性病毒在有人得了之后就不会再被感染的原因,自然这是一个更深的话题,这里不表。

由此就可以提供减少流感的环境因素的方案,即在秋冬季之时,尽量清除、填埋散落在地表的动物尸体,同时对环境进行高温消毒。当然对环境如火一般的高温消毒是超出人类的能力与资源之外的,但这里恰另有一简便方式达到这一目标,那就是过年时的烧香与放鞭炮。烧香,会产生大量檀香类颗粒,这种颗粒的振动能量能干扰RNA的活性,起到抑制作用,同时香味又能提神并增加人体肺部细胞的活性,于是在遇到低活性的病毒时,就能减轻或消除病毒的影响,表现为不被感染。而放鞭炮,除了震耳欲聋的声响能极大让精神亢奋,从而提高人体抵抗之外,鞭炮的残渣,也能起到抑制病毒的作用,这在于鞭炮是由硝石、硫磺为主体的火药及纸构成,在燃放的时候能产生高温,起到杀菌杀病毒的作用,留下的一地残渣含有大量的硝石、硫磺颗粒,有很强的抑制病毒的作用,结果就是导致燃放的周边区域的病毒,或被抑制,或被消除,表达为病源头减小,从而能减少感冒等疾病。因此说,这过年烧香与冬天放鞭炮,是非常有科学道理的,可惜许多地方以火灾、污染空气为由而禁放禁烧,于是看到流感人群年年有增加的趋势,象今年才开年,全国就被新型冠状病毒搞得鸡犬不留,得焉失焉?

人们还发现活的动物身上也带有病毒,这种病毒源头,主体仍是从死亡动物尸体上传染过来并保留下来的。这个传染链,是动物尸体—动物—动物—人—(动物)尸体,如此无穷无尽。这是病毒传染之道。

病毒还可以是人为通过转基因工程制造出来的,这在霉国有许多生物实验室里时有报道。甚至2003年的非典病毒及当下的新型冠状病毒,都疑似从这些实验室中流出,来故意毒害中国人。这种源头,可用十恶不赦的罪孽来定性,以后必遭天谴。

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与治疗思路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我国,作为国人应众志成城,群策群力。本人以所学知识与所悟中医要领,就这一次疫情作一个预防与治疗思路见解:

一、简单思路
二、可行方案
三、原理粗解
四、对症下药
五、振动能量
六、病症解析
七、药性成因

天涯论坛讨论贴

作者按:写此篇文章源于一月份前后新冠病毒在我国突如其来,呈猛烈之势,众国人处于束手无策之时,故发此治疗预防篇,以解燃眉之急。如今时间已入四五月份,新冠病毒疫情在我国已受到控制。本篇指导意见虽与国家采用药方有原理相通之处,但读者请务必遵循国家指导意见与治理方案。此临时之作,至今已无实践用处,只作思想参考。有关注读者切勿以本篇文章为指导,否则后果自负。2020。05。14

一、简单思路

凡病毒均属热毒性质,冠状病毒肺炎,属大烈大燥之炁(毒气)致病之症,可以通过寒毒、寒性、凉性中草药来削弱或消除其毒性。凉性中草药副作用小,但效果低,可用于预防,推荐小叶金钱草、车前草;寒性、寒毒中草药副作用大,但效果好,可用于治疗,这两者最好都要有中医指导。特别是寒毒中草药,需慎重。其它可以通过多吃大蒜、熏檀香、熏艾草叶等方式来预防。

特别是热香,是极好的预防病毒的手段,在于热香可以抑制病毒活性(想象你经过猪圈掩鼻而过的感觉,差不多就是病毒面对这种香的感觉),或中和寒毒邪气,真是居家旅行、保持心身健康之良品。上山扫坟祭祖、庙观内点檀香,都是为了驱除这种隐藏着的寒、热之毒,而非什么迷信活动。本身就武汉之次疫情,在人群易聚集的地方,如商场、集市、会议室等地,可以通过大范围烧香来抑制病毒,个人房里也可如此烧檀香。

二、可行方案

若你不幸已经中招了,并被隔离在一房间里了,医生也无策只会用同情的目光看你,生死只能凭你自己造化时,则可以考虑采用本人的一个临时配方与疗程。不一定管用,要你验证:

1、让房间里随时有十柱香以上点着,并常作深呼吸,让更多香气入肺

说明:香,就是庙观院寺里人们烧香拜佛的那种檀香,一般的长度在32cm,直径0.5cm。自然,有更粗大的更好。房间注意通风、防火。香不是用来杀死病毒,而是用来抑制病毒的振动能量。香气,是一种很特殊的振动能量,病毒给机体造成破坏,也是通过某种特殊的振动能量来现实的,两种振动能量相交是会相互干扰,从而能阻止病毒对人体继续产生伤害。对病毒而言,由于不能通过振动能量破坏人体以获得营养物质来继续繁殖,就是被抑制住了。

2、一两小叶金钱干草,加1。5升水煎汁一碗,早中晚各一碗

说明:小叶金钱草,又名马蹄金。本人之所以采用这种凉性药草,在于本人经常喝,降火明显,利尿,且长时喝无副作用。自然,降火草药种类很多,个人有其它种类的草药也可自行采用,作者熟悉的种类不多。作者自小到大喝过的凉寒性中草药有小叶金钱草、车前草、苦瓜藤、黄莲汤、野菊花、紫花地丁,等等。

3、西瓜霜喷剂+板蓝根粉剂+檀香灰1:1:1混合,张口作深吸气时通过喉咙喷入肺,次数一天5次或视病状重轻操作更多

说明:西瓜霜喷剂,本人用的是三金桂林版。板蓝根是粉剂不是冲剂,后者有糖成分宜服入胃不宜喷入肺,要注意区分。檀香灰就是第1条里的香的灰,这种灰仍带有檀香的强振动能量,可以抑制病毒。三种粉剂混合均匀后,再用喷剂瓶通过口腔喷入肺中。

4、作俯卧撑,早中晚各一组,每组至少20+或力竭(若已是重症而没力气就算了)

说明:俯卧撑能强化躯干周边的肌肉群,如胸肌、背肌、腰肌、腹肌,肌肉有力量,可以提供更高的振动能量给心肺肠胃,从而能增加抵抗力。这一条不是必须的,有能力的可以作。

5、一定要吃饱吃好,营养要丰富,不能只喝稀灌水,忌酒,忌大油,忌生发火燥之类食物,如海鲜贝类、鲤鱼鳝鱼、辛辣火锅,等等。

说明:营养丰富,可以增加组织器官的活力,从而能增加身体抵抗力与恢复速度。

6、每三天观察一下肺情况,疗程一个星期。

说明:这个方案正常三天就有抑制效果。抑制病毒=\=杀死病毒,要注意区分。但因人不同,有的人见效快,有的人见效慢,有的人无法治疗,要有心理准备,包治所有病人的药是没有的。治好是你福气,治不好不要冤他人,天收你而已,心要放宽。

这整个方案的效果原理:是用香、香灰的振动能量抑制病毒的振动能量,表达为降低其活性,从而阻止其增生。用凉性中草药汤剂与喷剂中和已经存在于体内的病毒散发出来的振动能量,减小肌体的伤害。用俯卧撑来强化人体抵抗力,用丰富营养修补被损坏的机体。只要病毒数量不增加,活性下降,过段时间就会自行消亡,人体再通过自身机能恢复,表达为治愈。

三、原理粗解

病毒,在西方医学理论里,就是RNA为核心与蛋白质为壳的类生命体。当下西方医学理论里,并不清楚病毒致病的机理,更不可能知道基因的运作原理。中医概念里,其实是没有病毒、细菌之类的概念,也不需要这些概念,在于致病的原理,是人体的振动能量失衡的结果,病毒、细菌或风寒、毒药,都只是一种致病的诱因,只要人体的振动能量不失衡,这些东西存在人体内也是无害的。反之人体振动能量失衡,这些东西就成了害人的东西。这些东西本身,是无所谓有害与无害的,有害与无害,是这些东西与人体产生作用关系后由人类归类、定性。

这些病毒、细菌、风寒、毒药的共同作用特征,就是其具有让人体振动能量失衡的能力。

这个能力表达为这些东西,其本身有某种超出人体适应范围之外的振动能量,这股能量,在中医上称为邪气。邪气与人体的气,只有量的差别,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气的流转。气=物质流=以太波流一体=道动。打个比方,人体的振动能量是0水平(0代表标准,不是数值无,一如海平面),适应范围是+-2,即处于-2或+2的范围内是能够适应的,超出范围就会失衡,表达为病症。病毒、细菌、风寒、毒药的振动能量,则是小于-2或大于2,作用于人体,就会让人体振动能量失衡。这种失衡不是绝对性的,即不是一失衡就会发病,而是有一个作用过程,比如人体振动能量处于-2~+2之间是正常,若处于-4~-2或+2~+4之间,也能保持正常一段时间,只是时间长久了仍会有症状影响。

中医根据这种气的振动能量水平与人体的适应性,分出七种药性,即寒毒、寒性、凉性、中性、温性、热性、热毒。仍以人体的振动能量0为标准,有以下梯度归类:

寒毒 -6~-∞  (致病)
寒性 -4~-6   (大影响)
凉性 -2~-4   (影响)
中性 -2~+2  (正常)
温性 +2~+4 (影响)
热性 +4~+6 (大影响)
热毒 +6~+∞ (致病)

凉性中草药一般味道是清爽,如小叶金钱草、车前草等。寒性中草药一般是带苦味,这是含碱基的缘故,如苦瓜片、黄莲、板蓝根等。寒毒无所谓味道,但有的也极苦,如乌头含乌头碱,使用时需慎重。

四、对症下药

对于这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言,是病毒的振动能量过高,导致肺部器官不能适应这种振动能量,表达为肺部细胞结构被破坏,出现烂疮,继而导致人体呼吸系统摆停,最后导致人体无氧供应后而死亡。因此治病的要义,就是要削弱这个病毒的振动能量,以恢复人体振动能量平衡。假设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振动能量为7个单元,则人体失衡了7-2=5个单元的能量,则需要-5~-7个单元的振动能量来平衡,如此即需要寻找-5~-7振动能量的中草药物。这就是寻找凉性、寒性、寒毒中草药的原因。

同时,病毒本身也会受外来振动能量影响,而出现类人体振动能量失衡的状态,表达为失去活性或死亡。同样,这种外来振动能量,以病毒的振动能量为0参照,也会有寒毒、寒性、凉性、中性、温性、热性、热毒这七种梯度归类。比如病毒处在0-20气温是适应的,于是这一气温对病毒来说就是中性,20-40度是温性,40-60度是热性,60度以上就是热毒,火烧杀菌除病毒,就是“火”这高温之热毒让病毒解体的过程。0度以下类似,就不说明。于是就可以寻找一种特殊的振动能量,使病毒即处于“热毒”状态而失去活性,又不对人体产生影响,这就是热香。热香,就是病毒的毒药与热毒。

香,点着后高温烟头在慢燃,是为热香。热香向空气中散发火气、檀香分子与刚燃烧完的微颗粒。火气能强化檀香分子的特殊振动能量,这能量作用于嗅觉细胞,从而有“香”的感觉。同时微颗粒也带有檀香分子与火气,从而让微颗粒也散发出很强的檀香分子的振动能量。这股强化后的檀香分子的振动能量传递到周边空气,会让空气保持很高的活性,有类似于大火烧后的空气很灼热的感觉,这是局部微空间内的高温形态。这种由火气、檀香分子、微颗粒混和而成的香气被吸入肺之后作用于病毒,相当于让病毒处于高温火烧的消毒环境,檀香分子的特殊振动能量同时干扰病毒自带的振动能量,于是整个香气有很强的抑制病毒活性的效果。这就是烧香的预防治病机理。

五、振动能量

上面方案与原理中,有一个新名称,就是振动能量,是整个表述的核心概念,这里作一个简单解释:

振动能量,就是复杂波动

万物皆在振动。光、声、电,是振动能量的一种直观形态,其它如心脏跳动、机器振动、水波波动、地震波,等等,都是振动能量的一种形态。病毒、细胞、元素原子、分子、电子,星球、星系,其周边空间都存在各种特定的波,有的教人认识,有的教人不认识。人体的体温、脉博、发热、发炎、发冷、神经脉冲,等等,都是振动能量的体现。

病毒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细胞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都存在特定的振动能量,也是病毒产生危害、细胞产生活性的内在原因。这种认识,是西方科学理论体系里没有的。但在中国上古时代,有一个专门的概念“气”来描绘这个振动能量。

气=振动能量+物质流动的一体形态

比如水流时,水波、水中声波都同时在传递,或风吹动时,空气流与声波都在同时传递,这就是振动能量+物质流动的一体形态,简称为波流一体。波流一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里知道一下就好。

振动能量可以粗略份为正振动能量与负振动能量。

正振动能量就是由中心向外扩散的振动形态,如人说话、呼出气、出门等等形式,或如火发出强光,表达为热。负振动能量就是由外向中心聚敛的振动形态,如人听话、吸入气、进门等等形式,或如冰吸收能量,表达为寒。

微观分子因元素成分不同、组合结构不同,会有向外发散振动能量,或从外吸收振动能量的两种特性。于是对应病毒这种向外发散强烈振动能量的,则需要能从外吸收强烈振动能量的药物来吸收这种病毒作用于人体时的振动能量,可以削减或消除病毒振动能量在人体内堆积,进而减弱危害,表达为人体治愈。万物之间的形式都是相通的。

大凡病毒含大量氨基,表达为向外扩散振动能量,而治疗中草药含大量碱基,表达从外吸收振动能量。这里略知道一下就好。

六、病症解析

这里就这个新冠状病毒导致人体产生的病症,如咳嗽、低烧、黄痰等人体不适反应,作个简单的物质作用原理解析:

肺炎的核心物质作用,就是病毒的强振动能量导致肺细胞被感染后,细胞处于亢奋状态或结构混乱、破坏状态,看上去细胞如着火了一般,宏观上是为炎症。

咳嗽:是病毒的强振动能量刺激肺喉神经末梢而产生的应激反应,或生成的痰刺激喉咙
低烧:是病毒的强振动能量传递给肺细胞后,肺细胞极大提高活性,处于亢奋状态。这亢奋状态的能量向全身细胞发散,让其它体细胞也提升了活性,表达为体温上升,就是低烧。这种作用机制与人体运动后体温上升有一样的作用机制,只是一个源头是病毒,一个源头是肌肉。这种活性的提升,就如人靠近一个火堆立马感到热,也是完全一样的作用机制,只是一个在体内“燃烧”,一个在体外燃烧。可以作一个简单的类比:

病毒——火堆木柴,振动能量——火,肺细胞亢奋——人感觉到热

黄痰:是肺细胞处于亢奋状态后,机能失效,通过DNA与酶将营养元素合成对应物质的速度提高,同时病毒RNA也将营养元素合成与自身基因序列相对应的物质。这些临时多出的物质充满细胞空间,与细胞液混合并溢出细胞膜,导致粘液分泌增加,这些粘液聚到一起,就是痰。肺细胞粘液增加,也是一种应激反应
胸闷气短:是肺细胞机能失效后,不能正常吸收氧气,于是出现胸闷的感觉,就如被人捂住鼻口不能一般的感觉。气短,是为了吸收更多氧气而增加呼吸频率。
疲乏:是肺细胞机能失效后,吸收氧气不足导致精神不足,表现为疲劳易困。
精神状态差、面色黯淡、脉数无力,都是吸收氧气不足的后果。这样症状都是病毒导致的并发症。

而治疗的核心手段,就是中和病毒的振动能量。比如这里举例的“麻杏石甘汤”,成分分别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功效是“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也就是降火消炎的意思。有效果的物质作用机制是这些药的特定振动能量,可以中和病毒的特定振动能量,在药性上则表达为寒凉之性,这种方剂的功用与上面举例的寒凉汤剂、喷剂效果相近。

七、药性成因

现代人完全接受西方科学知识,言必称公式、数学,并以此为荣。如化学方式,人们能理解的一般化学式有A+B=C+D,即A物质与B物质产生化学反应,生成C物质与D物质,被认为是科学。其实炮制之类加工方式、各中药相互混用的反应结果,也存在化学反应,且是一个化学式的群集:

[A0+B0=C0+D0,A1+B1=C1+D1,A2+B2=C2+D2……An+Bn=Cn+Dn]

众多反应与综合效应,导致复杂的结果成份与复杂的药性。化学式A+B=C+D,也如叮叮当当这种简单的音符,而中成药的综合配方产生的化学式群集与药性,就如交响乐,锣鼓齐鸣,管瑟互和,更是热闹。如同婴儿简单脑子只能理解1+1=2,是理解不了微积分复杂式,被科学知识塞淤脑子的现代人们,也是理解不了中药中医之类复杂的结构式的。唯西方科学理论马首是瞻的人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抄着书本的死知识然后以为自己站在宇宙认知的最高端,就是不承认自己无知。

但这种中药中医的结构式过于复杂与精微,人们是无法一条一条区分,于是先贤们采取阴阳概念下寒热温凉等具象,即与人体相互作用后的感官,给效用与药性来归类,用现代科学说,就是药物振动能量的频率与波长这些概念下的物质作用强度的高低梯度来区分与应用的:

寒毒——寒性——凉性——中性——温性——热性——热毒

其中,中寒毒后的人体症状之一是皮肤发青,就如被冰冻了一般,人有畏寒症状,其实是细胞活性过低的表现,中热毒后的人体症状之一是皮肤发红,就如被火烤了一般,人有发烧发热症状,其实是细胞活性过高的表现。细胞受寒热毒素的强振动能量作用导致活性变化,源于强振动能量会导致蛋白质等分子形变,如煮鸡蛋时蛋清从液态变固态,导致细胞活性或变低或变高,进而导致人体机能失衡,表达为中毒。中性就是与人体振动强度、频率一致的能量形态。其它如温、凉、寒、热等药性,均是对细胞活性的作用结果而定性。这些药物的性状,通过炮制过程的不同药物与手法,可以相互转化。

祝国人早日渡过难关!2020.01.27

地球原始地貌

由这些地质新认识可以继续推断地球表层原始地貌,是地球在不断生长膨胀过程中,地幔熔浆受巨大压力从地表喷发出来,形成火山,或地壳受压力作用形成裂缝,或地壳被小行星撞击形成超级火山口,结果都是熔浆四处溢流,火山灰布满天空,水蒸汽四处弥漫。不同时期的地幔熔浆溢流逐层覆盖,如千层饼的形态,新凝固的熔浆溢流覆盖面在旧的凝固熔浆溢流之上,被地质认为是“板块俯冲”这一本末倒置的错误判定。

地球的原始地貌,由于熔浆溢流向四周扩散,形成流体迫进弧面的凝固形态,是最直观的形成原因的认识。而其地质结构方面,则最表层是火山灰,再下一层是火山岩,再下一层是玄武岩,再底层是花岗岩这么一个一般性层叠结构。

地球这种原始地貌,可以通过夏威夷火山熔浆溢流来直观认识。夏威夷火山地貌,就是凝固后的熔浆溢流形态,是一种流体态、杂乱无章、暗灰色的地貌形态。这种地形地貌,就是原始地球表面的一般形态。自然,两者的时空尺度则可以存在巨大差别。

夏威夷火山地貌一熔浆溢流形态

夏威夷火山地貌二熔浆溢流受阻后皱褶形态

而若这种新的火山熔浆溢流地貌经过长时间的风侵雨蚀,则会留下如南美洲火山地貌形态,是一个个半球形的火山锥隆起于地表之上,周围的地势仍保留着如流体泡沫的一坨坨污积形态。南美洲这种火山地貌,可以直接作为原始地球的地形地貌来考查。

南美洲火山地貌一

南美洲火山地貌二

地球这种原始地形地貌,在海底海床上也可以观察到印迹。如海床上充满一个个隆起的火山锥,就是原始地球火山喷发后的印迹。自然,由于海水的阻隔及浸渍,海床上的火山喷发印迹要模糊许多,没有陆地上那么清晰明了。

海底火山地貌一

在宏观上,仍可以通过夏威夷火山熔浆溢流后的凝固地貌来直接找到相近作用形态,如夏威夷火山地貌的微观皱褶地貌,与湖南、贵州交界处的武陵山脉、大娄山脉及长江三峡、秦岭周边的宏观皱褶地貌,是完全一样的作用过程,都是熔浆溢流受阻之后,后续熔浆不断推进,而形成的一条一条皱褶状结构,两者地貌的差异,仍只是时空尺度上的区别。这些皱褶状地貌形态,在地质界被认为是板块相撞隆起所致,显然这种认识是错的。

夏威夷火山地貌三之皱褶状火山地貌

夏威夷火山地貌四之皱褶状熔浆溢流形态

武陵山脉、大娄山脉之皱褶状火山地貌

阿富汗高原之皱褶状火山地貌

火山熔浆溢流,除了在平面向四周扩散后形成迫进弧面形态,及受阻时形成皱褶状地貌之外,还应溢流时遇到的地势高低不同,而会有从高向低倾泄并拖曳的。同样可以通过夏威夷火山熔浆溢流的微观倾泄拖曳形态来对比地球上宏观熔浆溢流形态。

如横断山脉,是由小行星撞击地球,形成塔里木盆地史前火山喷发,巨型熔浆溢流形成青藏高原之时,在东南端自高向低倾泄拖曳而成。地质认为横断山脉是板块相撞隆起所致,同样是错误认识。其它如阿富汗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界处的葱岭(帕米尔高原),也是熔浆溢流从高向低倾泄的凝固流体形态。

夏威夷火山地貌五之熔浆倾泄拖曳地貌形态

横断山脉地貌一之熔浆倾泄拖曳地貌形态

熔浆自北向南偏东方向溢流,形成横断山脉,云贵高原,东南亚半岛山地形态。

葱岭(帕米尔高原)、阿富汗高原地貌之熔浆倾泄拖曳地貌形态

熔浆凝固后,形成葱岭(帕米尔高原)、阿富汗高原、土耳其半岛等地貌。

这种由火山喷发导致熔浆溢流后凝固形成的原始地球地形地貌形态,可以通过谷歌地球的卫星地图找到无数的证据,读者可以自行去发现更多。其它如分布在全球各处的活火山或死火山,都是原始地球地貌的一部分。

天圆地方

李卫东先生在其著作《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中,曾解析甲骨文的“天”字,就是上古时期的人类对月球描绘,其实他只说出一半景象。按象形文字是对事物直观简约的描绘创作,及上面关于不周山的分析可知,“天”字在上古时期,是

宇宙飞船(月球)悬停在巨型金字塔(不周山)上空,并通过天柱连接的整体形象

不周山山顶由于侧向激波作用,导致有一层UFO云雾长年覆盖。“天”字核心意思自然是月球。

在不周山传说中,不周山上方是天柱,天柱上方是天,而在《山海经》中关于昆仑的记载是昆仑上方是天柱,天柱上方是悬圃,又称玄圃。这里通过论证不周山就是昆仑后,就可以确定悬圃就是天。这两个不同名称指代同一事物,源于上古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表述方式。而悬圃,顾名思义,就是悬浮状态下的(种菜)园子,在上古神话传说中,是黄帝的花园和居所,悬于空中,植有各种神树异草。这些词汇都是实指的,而非上古先民凭空捏造出来的。

天=悬圃=宇宙飞船=月球

这里还可以解释一下“天圆地方”的真正意思:天就是月球,是宇宙飞船,是圆的;地就是不周山塔基,是方的。这是由于原始人类被制造出之后,并没有那么丰富的文字与知识去描绘及理解周边观察到的事物,只能用有限的字去描绘有限的东西,看到头顶上的巨大宇宙飞船,就叫天,看到身边的巨大金字塔,就叫地,从而形成“天圆地方”这一观念。现代语境里,天与地这两个概念已经是指代为虚无的天空与厚实的大地。

天圆地方的传说,并不是今人以为的上古先民对宇宙的误解,而都是对当时的实物形态的描绘。只是发展到今天,原意本指不周山+天柱+宇宙飞船的“天”字形象,在当下的月球停在遥远的夜空,不周山崩后的沙漠遗迹又不为人们所认识其真正原因,这个“天”字再无直观的实物对应,并与甲骨文的“天”字形象相去甚远,于是后人们将天指代天空,结果是现代概念下的“天”的形象,与上古先民的“天”的实质相脱节。当然这两者间的意思仍保留某些相近之处,比如都有“在人们头顶上空”的意思,比如现代的“天”字,下部分仍是一个金字塔的形象。现代人将“天圆地方”这一观念当成上古先民错误认识天地形态的例证之一,并常作为上古先民愚昧的佐证,不过是现代人自己不理解上古时期的“天”、“地”内涵而想当然的判定。

现代人理解不了悬圃就是停留在地球上空的宇宙飞船,理解不了“天”字是宇宙飞船悬停在昆仑上方的整体形象,除了西方科学基础理论认识不了金字塔的功用之外,更是源于被考古界的“上古时期只有原始社会形态”这一判定限定了认知。

 

天柱(众)

昆仑(不周山)上方连着天柱,天柱上方再接着天(宇宙飞船)。天柱有两种可能形态:一种是光柱形态,一种是实物柱形态,这里分别作一番简单解析。

光柱形态:

昆仑(不周山)是巨大金字塔,汇集地心振动能量之后,在塔顶上空形成光柱形态,如现实中人们记录的玛雅金字塔上空的光柱,其它地方也有突现的光柱记录,人们对此光柱现象感到莫明其妙,其实是地心强能量振动通过以太涡管逸出后,直接作用于大气,导致空气分子受激发光后产生的辉光现象。当这种能量束长年稳定地作用于大气,上古人类就能随时看到一条明亮的光柱自不周山巨型金字塔塔顶直射上空,抵达宇宙飞船的底部。这金字塔发出光柱的过程,与地球南北两极的极光有完全一样的物质作用机制。

但考虑到“天柱折”这一记录,则天柱有另一种可能形态,在于“折”字是物质结构的弯折,对于光柱形态的天柱其实是不能用“折”来形容的,最多用消失来描绘,如夜间关闭手电筒时的光柱瞬间消失。若天柱为光柱形态,当不周山崩时,则其塔顶上方的天柱也同时消失了,但不会出现“折”这一感观过程。因此天柱的另一种形态是实物柱形态。

实物柱形态:

天柱的另一种结构就是柱状实体建筑形态,即昆仑(不周山)塔顶处,有同样是石头、沙岩堆垒粘合起来的巨型柱形结构,直延伸到天空与宇宙飞船连接。这种结构其实与现代高楼大厦里的电梯通道结构相近,于是上古人们可以通过这一电梯实现地面到宇宙飞船的运输。这在作者的《万物意志篇》的“外一篇:探寻不周山”一文中专有描绘。虽然作者在“探寻不周山”一文中描绘了天柱的实体结构,但作者更倾向于是前一种可能,即上古人类将这条光柱认为是天柱,在于中美洲玛雅金字塔作为不周山的微缩模型,并没有“实体形态的天柱”这一结构,同时玛雅金字塔也有光柱自塔顶向空中射出的记录,那么不周山塔顶的天柱,也可以是同一作用机制与空间结构形态。而实物柱形态还会带来建筑工程量至少大一倍的问题,若这个超科技文明族类有能力直接通过光柱形态的天柱从地表向宇宙飞船运输物资,也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与资源专门去构建一条实体通道。

并且“不周山崩、天柱折”这一场景,存在转述与整理失误的可能。比如在不周山崩时,第一批亲临现场的上古人类的确看到了天柱(作为光柱形态)消失,但“光柱消失”让后人无法想象,更是匪夷所思,于是上古及古代的人们在转述与整理传说过程中,先入为主地认为天柱就是一种实物柱形结构,就用“折”字来形容天柱崩坏的状态。毕竟“天柱是光柱”这一结构形态,甚至都超越现代西方科学熏陶下的人们的理解范围,更何论没多少科学概念的上古转述之人与古代整理传说之人。而“柱”这一概念又给人的感觉本就是实体,那消失的方式只能是折断的过程。到了现代,就成了“天柱折”的传说与记载,而不是“光柱消失”这一说法。

这里是哪一种形态,取决于以后人们对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东阿拉伯沙漠、北非撒哈拉沙漠等相临沙漠总体积与昆仑之墟体积的准确数据考查,在于这些沙漠是不周山崩、天柱折之后残骸,两者的体积是很接近。若这些沙漠的总体积与昆仑之墟(金字塔)的体积是接近的,则说明天柱不是实体结构,而是光柱形态;若沙漠的体积是昆仑的体积一两倍以上,则说明天柱是实体结构,崩折后残骸也变成沙漠,而不是光柱形态。

无论是哪一种形态,地内振动能量被汇集成为柱状形态自塔顶向宇宙飞船发射的物质作用过程都是存在的。这股能量被宇宙飞船的能量接受器吸收,成为飞船可利用的能源,甚至其它飞行器或载运工具都可以应用这股能量实现地面到飞船的运输。

四川盆地(众)

四川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有一样的生成原因,也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只这是事件发生的年代更为久远。

四川盆地,也是一个椭圆形结构。盆地长江出口处,熔岩溢流口,四川盆地的西南沿线,就是撞击的钝面,尾锥擦痕则不明显。整个地貌由于形成年代远早于塔里木盆地,好多原始地貌特征印迹模糊,只剩轮廓。整个撞击过程,也是一种小角度、侧面切线方向接触后的缓慢压裂过程。

小行星撞击后,也是岩浆溢流,受地球离心力的影响,岩浆从盆地喷出后,向赤道方向流动,形成云贵高原,又向当时的西又偏向南流动,形成中国大陆的南方山区丘陵地带,最后形成圆弧形的海岸线。现在人们看到的是东偏南的岩浆溢流形态,这说明地轴在地球历史上曾经改变过,导致以前的西南方向变成现在的东南方向。云贵高原,其基础是四川盆地超级火山口啧出的岩浆凝固后形成的地貌,后受青藏高原熔岩溢流覆盖在上层,形成当下地貌。并非地理界所说的板块相撞后形成的。四川盆地的岩浆向北涌去后凝固,形成秦岭与大巴山脉。正西方的火山岩浆地貌特征被青藏高原熔岩覆盖掩没而消失。

四川盆地岩浆溢流口处的岩浆逐渐凝固后,形成巨型岩浆拖曳条,这是巫山、神家架、张家界、武陵源等名胜自然地形景观的起源。

圆弧形的海岸线,是盆地为小行星撞击火山口的原因中,除了椭圆形的钝面与尾锥之外的另一大特征,它是巨量岩浆溢流后均匀向各个方向扩散后的自然形态。这是判定四川盆地是小行星撞击后的火山口的有力地貌证据之一。

岩浆喷出后,受地球离心力的影响,除了溢出后向现在的东南方向流动,形成大陆南方地貌与圆弧形海岸线外,又向南流动,形成东南亚半岛。东南亚半岛,除了四川盆地的岩浆喷发形成半岛地貌之外,也受青藏高原岩浆溢流的影响。

这个分析的结果判定说明象地理界说雁荡山之类的板块相撞成山原因是错的。当然按地质界考证的1.2亿年前形成的时间说法,则可以反推四川盆地的年龄也有1.2亿年。自然,这个时间是作参考的。

关于四川盆地发现海洋生物特征,沉积岩特征,这仍是成盆地之后的地质变化留下的印记,而非成盆地的成因解释:小行星撞击坑停止喷发熔浆,冷却内缩形成盆地结构,再经过亿千万年汇集周边高山流水与雨水,形成广阔水域成为一个内海,后又发生地质变迁导致水体流失形成陆地,直到当下人们看到的盆地形态。地理界说四川盆地源于“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海浸……不断下陷成了海洋盆地”,又是将结果当成原因,是本末倒置的行为。

显然这个值相比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的山地所对应的岩浆量要小好多,也与塔里木盆地与四川盆地的面积对比大小相契合,但喷发时期则远早于塔里木盆地火山喷发时期。

这次小行星撞击事件,地球也进入冰河期,生物开始另一个环境下的演化。

昆仑功用

人们会奇怪上古文明建造这么一个巨大的金字塔是拿来作什么用的。

这就要先了解金字塔的奥秘,由于现代科学并没有完全揭开宇宙物质作用的真相,也就不能诠释金字塔的真正功用,如埃及金字塔被粗略地定性为是法老的坟墓,其实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现代人也有通过特殊仪器探测到埃及金字塔时不时散出异常能量,对此感到莫明其妙。

异常能量,不是金字塔产生的,而是由金字塔汇集地内能量后,而表现为异常能量。地心无时无刻不在核聚变,从而产生高能振动,导致地球内部空间,充满振动波发散与传递,这就是地内振动能量。地内振动能量导致地球主体成分化为流体形态,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地幔熔浆,地震是最直观的地内能量释放的形态。地内振动能量向地表发散,如同人体热量向皮肤发散,会出现有的地方聚集多一些,有的地方分布少一些。在聚集多一点的地方,放一个金字塔结构形态的建筑,振动能量通过金字塔形的倒喇叭口结构,从底部向尖端汇集,当汇集的能量强度足够时,能被人类仪器检测,表现为能量异常。金字塔这种汇集能量的作用,其实与声音通过狭窄空间频率变高原理一样,一个是声波汇集,一个是地心振动波。

地心振动波,是低频形态的振动波。地震时天空有地震云,就是地心振动波挠动云层后的影像。

低频振动波通过金字塔倒喇叭口结构形态汇集,在金字塔尖端处能量聚集,形成高频波,由于塔尖传递媒介不同受阻,而激发,向平面方向发散。许多金字塔形山峰有UFO云形态出现,就是这种激发作用在水汽后的直观影像。部分尖端能量受下方波振动作用向天空发散,作用于大气层空气分子,表现为光柱。

这种地心振动能量也可以通过极光来直观理解,极光也不是科学界所说的是高能宇宙粒子与地球大气相作用的结果,而是地心振动能量通过南北两极逸出后与地表大气层相互作用产生的辉光现象。

金字塔形结构,是快捷便利地利用地心能量的科学手段之一。

这种振动能量经过巨大金字塔结构的汇集之后,在塔尖产生超高能量形态,作用于大气,激发空气分子振动发光,于是化为可见的光柱形态,后被宇宙飞船的相应仪器吸收,就可以用来补充飞船能量。也即

昆仑(不周山),是一个巨大充电宝,可以为飞船或各种需要能源的仪器提供电能

当宇宙飞船停靠在昆仑上空,于是昆仑又可作为船坞之用。而昆仑结构巨大,稍隔离些空间出来,就可以成为生活的地方或作为实验室等之用,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昆仑,是百神之所,是帝生活的地方,这是一种印证。同样,现代人受科学知识与错误理论制约,也就对这种记载理解不了。

昆仑方位(众)

基于以上分析,作者得出一个超乎人们意料之外又合乎记载的结论:

昆仑,也即不周山,曾坐落于塔里木盆地中心。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是昆仑崩塌化成粉尘所致。崩塌过程还填埋塔里木盆地曾有过的海洋,致其消失。这个消失的海洋,就是西北海。

人们之所以想象不了昆仑坐落于塔里木盆地中心,在于被当代各种知识所误导,如认为塔里木盆地是海洋隆升所致,其实是小行星撞击坑。认为沙漠是由副热带高气压所致,其实恰恰相反,是沙漠导致了其上空的副热带高气压形态。认为上古神话只是先民凭空捏造的无任何根据的故事,其实在没有素材与背景的前提下,人们是无法创造的,且毫无事实根据的传说不可能流传地人尽皆知,更让无数代人孜孜不倦地记载与记忆,要知道上古时期人类处于蒙昧原始状态,在甲骨上刻文字,在青铜器上铭文,劈削竹简以墨描,都是费时费力的事,却用来记录这些“虚无飘渺”的事,只当有非常的意义才能让人产生表述的动力。

现代人执这种偏颇的观点,主要是被西方科学简陋的考古发现所误导,认为上古时期人类处于原始社会,人类是猿进化而来,而忽略了各民族不约而同的上古神话传说、圣经、埃及金字塔的超高精度、更广阔的山川大地形貌,都在默默述说上古文明是一个极其发达的科技社会。

沙漠疑云

许多人打算在地球上找到昆仑,有说是埃及金字塔的,有说是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峰的,有说是山西省晋城市析城山,有说是冈底斯山,有说是青藏高原的,甚至有说是云南石林的,等等。除了这些找到的塔与峰明显与山海经记载的是昆仑规模巨大,方位存在于中国西北,是黄河源头这些记载完全不匹配之外,也犯一个静态看待事物的错误,即他们以为昆仑从上古年代到现代是不变化,只静静地处在原地待人们去发现,而忽视了万物是运动的,成住坏空是万物循环之理,所谓沧海桑田就是如此。昆仑,就是不周山,上有天柱,按山海经记载的确是存在过,其规模也的确如书上所描绘,但经过上万年的时间到现在让人们找不到方位,在于现在它只是消失了。

这么一座连着天地的太上神山,在其崩折之后,“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也就是地球地轴偏向的意思,足可见事件发生时的能量释放之大,也印证其规模之巨大,才能在崩折之时让地球都要轴偏向。大凡普通山体、大楼在地震之时崩塌,会产生石块碎片等残骸,若是老旧大楼通过炸药爆破,则会产生更细微的粉尘。昆仑崩塌天柱折断,是被共工这一大神用“头”触之后的结果,因此这一结果除了符合碎片化、粉尘化的一般物理过程与结果之外,也是一个人为(神为)事件。

就如航母要在大海中才能正常游弋,小池塘太小是不行的,对于昆仑这种方圆八百上千里高万仞的大山,也要更大的范围才能容纳的。昆仑在中国西北,但中国西北有平地形态的,又是巨大范围的区域,只有一个:塔里木盆地,盆地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边沙漠。沙漠的沙子,其实是粉尘的另一种说法,住在北方的人们在经受沙尘暴的折磨之后更有感触。

有没有可能沙子就是昆仑天柱崩析后的残骸呢?这里就有一个沙漠疑云的问题。

沙漠,主要成因按现代科学说法是副热带高压导致控制区域气候干燥,雨水稀少,及形成沙漠,并写在地理科教书中,被认为是科学结论。至于副热带高压是如何导致控制区域的石头化成沙子的,则没有可理解的物理过程描绘。而用风化来解释,一般人们看到的风化结果是如戈壁那样的碎石石片存在,能形成大规模细沙的,只是雨水冲刷山体或地表汇集粉尘再沉

淀到河床或海岸而形成。塔里木盆地,怎么能存在这么巨量的沙子呢?

要理解这一问题,就要区分什么是现象,什么是理论。这里沙漠,在科教书上被认为是副热带高压所控制导致气候干燥,雨水稀少。显然,沙漠存在、副热带高压存在,气候干燥,雨水稀少,这些都是现象,是客观事实。而认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导致气候干燥,雨水稀少及形成沙漠,其实是人为主观推论的结果,而非事实。为何不可以是沙漠存在,导致气候干燥,雨水稀少,并在其区域上空表达副热带高压呢?

对比与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同40纬度左右的中国华北、美国中部、欧洲南部,同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何以看不到沙漠?有说理由是由于这些地方没有季风吹入。但问题是季风为何吹不到沙漠地区?是季风太弱了吹不到呢,还是由于沙漠的存在让季风吹到了也造不成影响?现实的地理环境中,有很多沙漠就在海边的,无数的水汽从沙漠上空飘过却无法形成降雨,就在于是沙漠的存在的结果,更有沙漠本身就处在水里。且察看历年的全球卫星云图影像可知,每年都有无数的水汽云团从塔里木盆地上方经过,但此地就是雨水稀少。因此用副热带高压控制导致沙漠成因,是一个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于是可以反过来理解,即沙漠存在,导致气候干燥,雨水稀少,植被不能覆盖,并在其区域上空表达为副热带高压。这里带来的问题就是沙漠基于什么原因存在?

可以先看一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般数据: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个数据带来的疑问之一是平均年降水量只有100毫米的沙漠,何以年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按质量守恒定律,这数据说明一个事实:每年除了上方少量降水之外,其它地方汇集入沙漠的水占比重更多。这些水唯一的来源只能是周边高山雨水向低洼地汇集的结果。

这一结果又带来一个推论: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之前,每年这么巨量的水汇集的结果,必会带来塔里木盆地成为海洋。于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之前,塔里木盆地会一直是海洋,没有任何地质构造来说明塔里木盆地海洋向沙漠自然转变的可能,在于这每年汇集的水量在沙漠形成之前与之后,都是如此的巨量,根本不能用地壳上升、海洋干涸之类的地质活动来说明。如此可知塔克拉玛干沙漠不是自然形成的,那可以考虑另一种情况:非自然形成的。

青藏高原(众)

于是,想象这个撞击形成巨坑后,超级大火山喷发,这个火山口吸5、600公里宽。熔岩喷发并溢流,受地球离心力、自转的影响,粘性的熔岩溢流主体向赤道方向,即向南方行进,冷却后形成青藏高原。

越是巨量的熔岩在平地上铺开流动时,前进方向上的受地势阻碍越小,于是形成一个扇面形态,其前沿形成圆弧状的迫进线。青藏高原的南线,就是熔岩迫进弧面慢慢向前推进,后冷却而形成的。

当塔里木盆地位置的超级火山熔岩喷发后期,熔岩外沿最先开始冷却,于是溢流前沿形成一条半固态阻挡弧线,阻止熔浆继续前进。这在地球地理电视的火山熔岩流动形态有完全相同的一幕,只是这里的尺度要巨大无比!

青藏高原形成初始的熔岩溢流形态,在史前塔里木盆地火山口持续喷发过程中,巨量熔浆主体向赤道偏西方向前进,即当下的印度、中东、云贵等方向推进,整个过程是浓烟滚滚,火光冲天,遮天蔽日,所过之处,万物皆被焚毁。

青藏高原的西线,熔岩从小行星撞击口,也即塔里木盆地火山口持续喷发,向西溢流,形成阿富汗高原,并在波斯湾北岸形成向前迫进的弧线,这与熔岩在青藏高原南麓形成向前迫进的弧线一致,熔岩最终到达土耳其半岛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黑海与地中海曾是一体,里海与波斯湾也曾相连,后被流至土耳其半岛区域的巨型岩浆流切断而分别成为两片海域。中东地区曾经有一片古海洋,后被巨量熔浆填埋而消失。巨量熔浆冷却凝固后形成土耳其半岛。

青藏高原的东线,熔岩受四川盆地钝面的阻挡及地球离心力的影响,形成横断山脉,再向南流动,低处岩浆形成东南亚半岛山地。横断山脉并不地质界所说的“印支运动使区内褶皱隆起成陆,并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褶皱和断裂”,而是巨型粘性岩浆流自高向低缓慢倾泄后,拖曳牵引而成的岩浆凝固条!

青藏高原的北线,熔岩形成天山山脉。从图上可以直接明了地观察到流体四溢的痕迹。天山山脉与阿尔泰山脉合围后,形成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脉由贝加尔湖火山喷发岩浆形成。

塔里木盆地(众)

作者注:这里描绘的地质新发现,已经在《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里充分论述。由本《广义时空论附录(外)·众神意志篇》是独立成书,这些地质新发现是作为本书核心论证的基础认识,故这里作主体引用与简单介绍,以给未了解的读者一个知识准备。本书主体内容描绘是在这些地质新认识基础上的更多更深层的拓展发现,读者可以结合《万物意志篇》的相关文章,来理解这些新发现新认识的总体构架。

塔里木盆地,呈一颗水滴形状,简单地显示出一颗小行星斜插入地壳。小行星撞击前沿形成钝击弧面,背面形成尾锥压擦印痕。整个小行星落地后撞击过程是,小行星与地球是边互绕,边接近,边减速,最后以接近切线的方向撞向地球,落地瞬间,是接触先在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周边区域,包括祁连山北麓、外蒙戈壁阿尔泰山南麓、贺兰山西麓之间的区域,导致这一区域形成半盆地状内凹地形结构。

阿拉善盟周边区域原地形地貌,在未撞击之前,是高峰山脉结构,地壳厚度、硬度均高,小行星撞击瞬间并不能直接撞碎地壳,而是略微被反弹,并受惯性作用沿地表水平方向翻滚。整个翻滚过程中,小行星巨大重量在地壳上形成压擦印迹,再次削平路径上的高山尖顶,形成以河西走廊为中心带区域的一个凹底的通道结构。

尔后小行星继续向前抵达塔里木盆地中心区域,这一区域的地质结构不能支撑小行星的重量,于是小行星压碎地壳,陷入地幔中,并挤压出巨量熔浆,形成史前超级火山口。火山喷发停止后冷却及内缩,形成塔里木盆地当下的主体形态。盆地底部的火山熔浆冷却后成结晶岩形固体,被地质界认为是“盆地发育于古老的地台或微地块基底”这么一个本末倒置的过程,及创造出没有正确认识内涵的“克拉通”概念。

即塔里木盆地,是小行星撞击坑。小行星的直径约为400公里。

谷歌地球

谷歌是一家位于美国的跨国科技企业,这里只介绍其一个谷歌地球。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GE)是一款谷歌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软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谷歌地球于2005年向全球推出,被《PC 世界杂志》评为2005年全球100种最佳新产品之一。用户们可以通过一个下载到自己电脑上的客户端软件,免费浏览全球各地的高清晰度卫星图片。Google地球分为免费版、专业版。

谷歌地球是一个伟大的软件,提供的地球卫星图片,能让人们能整体的方式一览无遗地全观地球地形地貌,并在大视野、宏观、细节几个尺度上分别给予充分展示,从而让人们能有整体的、宇观的、连续性的角度看待地球的地形地貌,以发现更多以前没有过的新地理认识。

本《众神意志篇》的大部分图片证据,主要裁剪自谷歌地球提借的地球卫星图片。作者在这些截图上,会标注对应地形地貌一般数据,如南北纬度、东西经度、地势海拔、视觉海拔高度及比例标尺之类的数据。读者可以根据这些数据直接在谷歌地球上找到对应的位置,来直观地认识这些图片展示的地形地貌,对照理解这些地形地貌对应的人类上古时期的事件。数据格式如下:

南  00°00’00.00”   西  00°00’00.00”  海拔  0000米
比例标尺  0000公里  视觉海拔高度   0000公里

要认识本《众神意志篇》的更多证据,读者可以自行从网上直接下载谷歌地球软件,以自身的眼光去发现更多的特殊地形地貌,并结合本书的论证与描绘,来认识上古人类文明的形态,期间务必先将地质界的关于这些地形地貌的板块相撞知识摈弃,以免造成理解上的混沌。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一书,由李卫东先生创作。

百科知识:李卫东,历史学博士,史前文明研究专家,外星生命研究专家。从事自然科学及史前文明研究20余年,致力于中国远古文化及外星生命踪迹深度理论研究,其研究成果在全球引发轰动,无数外星生命发烧友为其独到理论痴迷,他被誉为中国的“外星生命探索教父”。

此书用大量实物证据与合理逻辑推理提出四个观点:

一、上古时候的“天”就是现在的月球,月球是神的一艘宇宙飞船,它曾停留在现在中国西北部上空。
二、人是神,也即远古外星人,通过基因工程,利用地球动物DNA片断组合而成的的产品,人是被制造出来的。女娲造人是史实,上帝造人也是史实。
三、人有两套生命系统,人类是共生体。
四、东方上古文明属于“中介文明”,上古地球文明是一个比现代科技文明还要先时无数倍的超高科技文明。

这四个观点环环相扣,其重点核心,描绘的是是中国的上古文明形态。

李卫东先生的《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一书,借鉴的主要是地球上各民族的传说、山海经、中国上古神话来推论月球是宇宙飞船等相关观点,但未考证月球在上古时期停留在地球上空时的具体方位,及相关的神的行为对地球的影响。本《众神意志篇》是从地理地貌的角度,结合山海经、中国上古神话,来考查上古人类文明人神共居的社会形态,并论证现代人困惑的昆仑、不周山的位置与形态,大禹治水的史实情况,及解析整个地球地形地貌的真正原因,等等。读者可以结合《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一书,来相互对照相关论证,以更充分地了解上古人类历史的原貌。

《众神意志篇》与《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之外的更多实物证据,读者可以通过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远古外星人》记录片系列,来直观认识上古文明的超科技形态在地球上的印迹。

山海经

这里先引摘几段《山海经》的百科知识: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1]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凡对中国古代历史有点兴趣的人们,没有不听说过《山海经》一书。从《山海经》的行文风格可知,其语言绝对没有如今人们丰富多彩与流畅自如。但其记载的事件与事物,又大多超乎现代人们的想象力,于是一些人将其归于荒诞不经,无稽之谈。但仍有人孜孜不倦地考查《山海经》的事物与地球上许多物种相同或相似,部分证明《山海经》的客观性。如此又给人们造成困惑,这部书为何是不可理喻,却又存在现实客观合理之处。这仍是现代人问题,不是《山海经》这本书的问题,人类所有的困惑都是自身意识中认知的困惑,现实客观中是没有矛盾与冲突的。同样是由于现代人站在所谓的科学角度,并用狭隘的见识来看待这本书记录的事实,是现代人的能力与见识理解不了这本书,而不是这本书本身是异想天开之说。

根源在于现代人根据简陋的考古证据及偏见,错误地判定了上古人类社会仅是原始社会,从而有“原始社会”怎么会有这么离奇不可思议的事物存在,及方圆万里以上的范围探寻这些困惑。如各种山脉、怪兽、不周山、西王母、帝、悬圃、天,等等。而若用上古人类社会,是原始文明+超先进科技文明的杂合共居形态,则可以简单理解与想象书中记载的各类事物与人物:山海经是从原始人类的角度看待史前动植物与地形地貌,及一个超先进科技文明对地球的改造。

比如现在地球上仍存在许多原始部落,没与现代文明充分交流过。若中国的发达地区如上海的人,邀请这原始部落的从来没有远足过的人们来作客,这原始部落的人乘飞机漂洋过海并在这大都市里旅游,将在飞机上与旅游的地方看到各种景色与新些事物,用自己部族的文字记录下来带回给族人看,结果就会如山海经这么一种行文方式。比如,将飞机描绘成轰隆隆的巨鸟,按山海经的行文方式,就是“万里外东方国,有三足巨鸟,翼展百米,吞噬人入其腹,日行万里,声震于天”。将玻璃幕墙覆盖的现代大厦描绘成水晶塔,按山海经的行文方式,就是“东方国有水晶塔,高千仞,入云端,夜辉光”,将汽车描绘成高速行走的巨型甲虫,将车灯描绘成两巨眼,还会发光,按山海经的行文方式,就是“东方国有巨甲虫,其行迅捷,日行千里,双目辉光,遥视十里,其声呜呜”,等等。

这种比喻并不是作者凭空想象,而是有现实依据的。曾有个故事是讲二战期间,美军在太平洋一个有土著生活的小岛上建立军事基地,驻扎人员,修建跑道,派遣飞机运输或空投物资。战事结束后这军事基地被废弃,后有人旅游到这个小岛时,发现土著们对一个树枝扎成的飞机模型作祭奠叩拜仪式,以祈求“飞机之神”吐出可口的食物。用现代人知识来看,土著的原始社会形态与飞机模型的现代科技形态一目了然,但若是古人,如喜欢旅游并写游记的谢灵运(385年—433年)有机缘旅游到这小岛,那他就会困惑这些土著叩拜的用树枝扎起来的模型是什么,很可能就会认为这模型是土著人敬畏的鬼神形象。同样,现代人对《山海经》的记载,其实就是这“古人—飞机模型”的角度,而非“现代人—飞机模型”的角度,从而对其描绘的事物理解不了。同样对于更多超高科技的证据熟视无睹,如埃及金字塔,被错认为是法老的坟墓;南美洲古石头建筑群,被错认为是奴隶社会的产物,等等。

由于上古人类的时代是原始社会与先进文明的杂合形态,且这个先进文明比当下的人类文明科技水平还要高很多倍,其一些科技远超现代人类的想象力,因此这里作者,也只能部分解析山海经的一些超科技事物的可能形态,而不能完全还原其真正面目。更多的事物的认识,仍待在人们正确、客观地看待山海经的描绘的社会背景后,探索到更多的这一高科技文明的证据,以验证《众神意志篇》的论述。

中国上古神话

中国上古神话,如女娲造人,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天开一口,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其它有半信史故事如大禹治水,在华夏文明中广为流传。在现代人的一般观念里,被认为是上古原始人类的想象,是面对大自然的巨大力量而无可奈何时,臆想出来的事件与人格化。但这只是现代人用自身狭隘观点看待事物的一种方式,正确的方式为实事求是。

比如“女娲造人”这一神话故事,主体讲述的是女娲先通过捏泥土造出人来,后女娲发现这样效率很低,就拿柳条摔打泥浆,溅射出来的泥浆滴落在地面后纷纷化为人,成为华夏一族的源头。这里女娲造人,是可以有科学依据的。如生命领域,当下人类科技已经探寻到细胞的基因层面,可以展望人类在未来完全掌握基因的运行机制之后,那么通过基因合成人,也不是不可能。万一女娲就是这么一个超高科技的科学家或群体,那么神话就有现实依据。

在细节上如泥土捏人或泥浆化人,可以理解为细胞在浆状营养液里发育。同时基因,本质只是众多元素原子的特殊排序结构,与泥土有类似或接近的成份,可以认为是泥土的特殊形态也不是不可以。如此女娲造人这一神话故事里,主线“人被造出来的”,就可以成为事实,而泥土捏人、泥浆化人,则只是细节上的偏差。就如小孩子理解不了复杂的事物,大人常常需要比喻或类比来解说,刚被造出来的人,其思想意识都处于蒙沌无知状态,也理解不了这种超高科技的事件,那么这样的人看待女娲造人,就只能用简单地如泥土、泥浆之类的事物,向后代描绘、转述这种事件。再流传至今,成为神话故事,却被现代人认为是奇谈怪话,真是女娲的传人,不相信女娲造人这一事实。

现代人一般是借考古与科学知识来还原上古时期,通过一些简陋工具与创造的发现,如粗陶陋缸,打磨石器,岩崖涂鸦,来论证上古时期,人类处于原始社会形态,是不可能处于一个超高科技水平的社会。这其实是现代人的偏见及对科学的迷信,在于还原与论证上古人类社会形态,要全面考虑多方因素,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考古这种发掘,实物固然是一种很好的证据,但很好的证据不一定要局限于实物,神话传说就是一类,逻辑推理则是一种手段。

比如许多大人都有童年手工制作的简陋泥塑玩具,要是某人搬出一大堆这种玩具,他人根据这种简陋玩具来判定此人童年时的社会形态是原始手工形态的,显然就大错特错,在于一个人的孩提时期可以是这么蒙昧,从而创造出这么简陋的玩具与手工制品,但孩提时期是可以有父母陪伴与教育,并且整个孩提时期处于高度发达的物质科技文明形态。

这种考查方式,也如一个人到了当下的非洲或南美洲某些原始部落,看到这些原始部落低下的生产力与简陋的生产工具,从而断定人类社会整体处于低下的生产力,只有简陋的生产工具一般。就会犯了严重的错误。

同样,一个文明的历程也可以是如此,只通过简陋器物来判定一个文明很原始,而忽略了更多证据在表达这个文明边上有更高级的科技人员在关注、照顾及教育的可能性,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这是线性考虑事件进程的一种方式,也是西方考古理论对现代人的误导,以为人类就是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再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直到社会主义社会,而认识不到整个人类社会,在每一个时期,都是先进与落后穿插并行,或文明引导落后,或落后战胜文明,如此反复不断,曲折前进。即便是上古时期人类处于蒙昧无知状态,仍可以有比当下科技文明更先进的文明的存在。是这个更先进文明的族类,通过基因工程创造了人类,同时陪伴并教育人类。后由于各种因素,这个文明的族类离开地球,让人类独立自主演化,从而有今天人类社会的全貌与形态。

通过本书的关于上古神话的建构与解构,结合地球地形地貌的证据,可以证实上古神话,其实是上古历史的投射,一个缩影。一个人有小时候的记忆,一个文明,也有诞生之初的模糊记忆,在形式上表达为神话。上古神话虽然不能完全在细节上给上古历史予以正确的描绘,但在主线上,却是实实在在契合的。

众神意志篇·前言

地球,一颗小小的蓝星,人类文明的家园……

地球,处在太阳系的内轨道,站在人类角度看来,除了是自己的家园之外,其地貌相对于可观察的附近其它行星如火星、金星、木星、土星当中,是非常特殊的,在于其表面充满海水,蓝天白云,布满森林草地,沙漠雪原,整体充满着宁静的气息,在微观上则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鸟虫鱼兽四处活跃,最主要的,还是有人类文明这一高级形态在不断发展。地球不象火星那样干旱无雨,不象木星那样长年一颗大红斑盘桓在大气层中,同时又没有生命印迹一片死气沉沉。

最初的生命源于何方?人类又源于何方?

西方有《圣经》一书,其第一篇章《创世纪》记录神创造天空、大地及人的过程,在信徒中被广为传颂,即神创论,但被崇尚科学的无神论者说为怪力乱神。无神论者一般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析人是由猿通过各种自然因素而进化到人的,但进化论所依赖的证据,又过于片面,许多古猿类的化石并不能形成连贯的进化逻辑链,同时进化论并未能在基因的运行机制上来诠释进化的过程是如何从环境到基因,再由基因到生命个体,进而在前后代之间产生明显差异成为不同的物种的。

冲突是人与人之间的观念问题,而客观事实必有且只有一件:不是神创造第一个人就是其它形式诞生了第一个人。在现代人与最初的人类祖先之间,必存在一条连贯的完整的事件线,才有当下的文明形态。人类进入信史时代之后,这条事件线相当明显。而最初的人类祖先的年代过于久远,缺少整体性的文字记载,无法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但通过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各个信息碎片的有机组合,可以还原最初的人类祖先的诞生场景,不是有神论与无神论各执一词,但不能将完整的客观性的证据链展现出来说服对方。

非此即彼是一种简单的理解事物的方式,其实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人类,即可以如圣经创世纪所描绘的是由神创造的,也可以如无神论都那样有科学的历程,两者可以一点都不冲突。本书的目的,在这两个看似冲突的方面给予全新的解构,即神创造人,是真实存在的事件,同时也符合无神论者的科学观。

人们通过考古、大陆海岸线形态等现象,得出板块碰撞理论,来说明地球山形地貌,主要通过地质构造而成,然后再通过水、风的亿万年侵蚀,才形成如今的样子,却极少深究一个问题:

地球表面这么巨量的水,从何而来?

有说的每年有无数冰陨石落入地球大气层,这带来的是“冰陨石又源于什么”这样一个更无法探究根源的问题,或面积相当或更广的其它行星为何看不到表面这么多的水;也有说是亿万年前地质构造及地内火山喷发带出水蒸气而成。这带来的问题是“其它行星上也有火山喷发,为何看不到广阔的海洋”,或“亿万年前常有地质构造与火山喷发,为何如今却根本看不到地质构造或只有极少有火山喷发的?”有说是地质构造停止了,火山活跃下降了等等因素。这些回答同样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是什么因素导致地质构造成停止与火山活跃性下降?地质构造与火山喷发的源动力又是什么?等等更无法深究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的困惑,其实是源于地球板块碰撞理论,是一个只根据一点点表面现象得出的粗浅的错误理论,而忽略了更多更广的地形地貌现象。于是建立在这个错误理论基础上的回答,都不能完整解答地球地形地貌的更多现象。人们期待这个板块碰撞理论能有更进一层次的发展,而少有反思这个理论本身就是错的,在错误的前提下再怎么发展,都不能带来正确的结果,更也不能解决延续的无数问题。这里作者,通过人类文明的上古神话、古籍记录,结合地形地貌特殊,来探究这些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及上古人类文明历史的基本形态。

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其核心是中国上古神话里关于太上名山昆仑(不周山)的传说与当下地形地貌的考证,并有一条完整的事物发展的逻辑线。

本《广义时空论附录(外)·众神意志篇》论证的是人类上古文明,存在一个比当下现代科技文明还要发达无数倍的星际文明形态,是这个星际文明在地球上创造了人,改造了地球地形地貌,从而来解释如圣经、山海经、中国上古神话许多让现代人理解不了的场景。同时给人们带来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自身起源,并为人类在未来进入星际文明,在探寻宇宙的行为模式上提供一点借鉴。

巍巍昆仑

神话中昆仑山记载于《山海经》、《淮南子》等古典著作,为中华最早的神山,相传为大地的中心,为万山的源头,中华的祖庭,巍峨壮丽无比,让古人与今人都神往不已,更有许多人孜孜不倦地在地球各个角落不断去考据、探寻、论证昆仑的位置,但却无功而返,或与记载不符,让人遗憾。

这里以《山海经》关于昆仑的描绘为准绳,结合其它经文古籍关于昆仑的记录,及现今地球地貌的实际分布形态,来考查上古神山昆仑的全貌。现今地理上的昆仑山,一般指昆仑山脉,由汉武帝赐名,位于西藏与新疆的交界,不是这里考查的目标。

一、上古神山
二、昆仑掠影
三、不周山
四、昆仑方位
五、昆仑形态
六、西北海与西海
七、大禹治水
八、沙漠
九、泑泽与岳崇之山
十、神的逍遥
十一、结束语

一、上古神山

神话中昆仑山记载于《山海经》《淮南子》等古典著作,为中华最早的神山,传为大地的中心,为万山的源头,中华的祖庭,巍峨壮丽无比,这里引用众多古籍关于昆仑的描绘,让人们对昆仑有一个粗略的印象,同时也作为后面论证昆仑结构的参考:

《洛书》曰:河自昆仑,出于重野。
(西周)《穆天子传》卷三:☐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隆之葬,以诏后世。
(西周)《穆天子传》卷三:“乙丑,天子觞西王母於瑶池之上。”

(战国)屈原《楚辞·天问》曰:“昆仑悬圃,其凥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战国)佚名《尔雅·释丘》谓:“三成为昆仑丘”。
(战国)佚名《尔雅》曰:河出昆仑虚。
(战国)佚名《山海经》:“周穆王至昆仑之丘,游轩辕之宫,眺锺山之岭,勒石西王母之山,纪迹玄圃之上。”
(战国)佚名《山海经·大荒西经》:“西王母穴处昆仑之丘。”
(战国)佚名《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昆仑南渊深三百仞。
(战国)佚名《山海经·海内东经》: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
(战国)佚名《山海经·海外南经》: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一曰在歧舌东,为虚四方。
(战国)佚名《山海经·大荒南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战国)列御寇《列子·周穆王》曰:“天子升于昆仑之丘……先王所谓悬圃。”
(战国)列御寇《列子·周穆王》记:“别日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之以诒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所入,一日行万里。”

(汉)佚名《龙鱼河图》曰:“昆仑山,天中柱也。”
(汉)东方朔《神异经》曰:“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
(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昆仑,上通璇玑(北斗星)……是以太上名山,鼎于五方,镇地理也。号天柱”。
(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昆仑……方广万里,形似偃盆,下狭上广”。
(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昆仑,号曰昆崚,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又有弱水周回绕匝。”
(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昆仑,相去正等,面方各五千里,上层是群龙所聚”、“洲上多凤麟。”
(汉)佚名《河图括地象》:“龙池之山,四方而高,中央有池,方七百里,群龙之居。多五花树(按五花草),群龙食之。去会稽四万五千里。”
(汉)佚名《河图括地象》:地中央曰昆仑。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曰神州
(汉)佚名《河图括地象》曰:“昆仑之墟,有五城十二楼,河水出焉,四维多玉。”“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北门开以内(纳)不周之风”。
(汉)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论》:“昆仑……其上有醴泉、瑶池。”
(汉)刘安《淮南子·地形训》:“有九井九门,弱水环绕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汉)刘安《淮南子》:“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

(东晋)干宝《搜神记》曰:昆仑之山,是惟帝之下都,环以炎火山。
(北魏)《水经注》:“昆仑墟在西北,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
(唐)释氏《西域记》曰:牢兰海东伏流龙沙堆,在屯皇东南四百里阿步于,鲜卑山。东流至金城为大河。河出昆仑,昆仑即阿耨达山也。

二、昆仑掠影

由这些古籍记载可知,昆仑的众口一词的描绘有:以上诸多古籍文献,从不同角度共同描述了昆仑丘之“悬”、“圃”、“四门(九门)”、“增(层)城”、“木禾”、“九井”、“开明兽”、“五城十二楼”、“不周山”等地貌形态以及周边有“弱水环绕”,有“炎火之山”。这里作一个总结:

昆仑处在中国西北方位

《水经注》:“昆仑墟在西北。《楚辞·天问》:西北辟启。《海内十洲记》:“昆仑,号曰昆崚,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山海经·海内东经》: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河图括地象》:地中央曰昆仑。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曰神州(神州西北有昆仑)。

规模巨大,方圆以千里万里记,高度以万仞记,是大地中心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神异经》曰:围三千里。《海内十洲记》:“昆仑,方广万里。《神异经》曰:“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水经注》:“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

四方结构,其侧面是平的,层叠结构

《山海经·海外南经》: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河图括地象》:“龙池之山,四方而高。《海内十洲记》:“昆仑,相去正等(底下边距相等,是正方形的意思)。《神异经》曰:员周如削。《楚辞·天问》曰:增城九重,其高几里?《水经注》: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河图括地象》曰:“昆仑之墟,有五城十二楼。

上有天柱,天柱之上有悬圃,悬圃可以让人登临,是帝生活的地方

《神异经》曰:“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海内十洲记》:号天柱。《淮南子》:“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悬圃。《楚辞·天问》曰:昆仑悬圃,其凥安在?《列子·周穆王》曰:天子升于昆仑之丘……先王所谓悬圃。

四面环渊,边上有炎火之山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山海经·大荒南经》: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淮南子·地形训》:弱水环绕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海内十洲记》:“昆仑……又有弱水周回绕匝。”《搜神记》曰:环以炎火山。

是黄河的源头

(战国)佚名《尔雅》曰:河出昆仑虚。《山海经·海内西经》: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洛书》曰:河自昆仑,出于重野。《河图括地象》曰:河水出焉。《西域记》曰:河出昆仑。

如此,就可以得出昆仑的整体形象:

昆仑处在中国西北方位;规模巨大,方圆以千里万里记,高度以万仞记,是大地中心;四方结构,其侧面是平的,层叠结构;上有天柱,天柱之上有悬圃,悬圃可以让人登临,是帝生活的地方;四面环渊,边上有炎火之山;是黄河的源头。

三、不周山

考查《山海经》中昆仑的方位,可以发现,同一位置,存在另一座传说中的神山:不周山。这里略引一些关于不周山的传说与记录。

据王逸注《离骚》,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训》均考不周山在(当今的)昆仑山西北。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但不周山终年寒冷,长年飘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达。
《列子·汤问》云: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战国)佚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源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
(战国)佚名《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易纬·通卦验》云:立冬,不周风至。《说文》十三云:西北曰不周风。

可以对比不周山与昆仑,两者整体形象几近一致:

不周山与昆仑,都处在西北方位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
——《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

不周山与昆仑,其上也有天柱,规模巨大,层级结构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天柱上连着天。
——《神异经》曰:“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淮南子》:“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悬圃。

不周山与昆仑,其结构都是方的
——不周,不是圆周,也是四方的意思。
——《山海经·海外南经》: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神异经》曰:员周如削。

不周山与昆仑,都有神兽守护
——《山海经·大荒西经》: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

不周山与昆仑,都是神居住的地方
——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百神之所在。

不周山与昆仑,都黄河的源头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虫焉】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
——《尔雅》曰:河出昆仑虚。《淮南子·览冥训》曰:河九折注于海而流不绝者,昆仑之输也。

不周山与昆仑,都是太上名山。昆仑,也算记录颇丰,但这么一座大山就凭空消失,属于有头无尾的记载,而不周山又有明确记载“不周山崩、天柱折”的过程,只是叙载了了,属于有尾无头的记载,而两者的其它特征又是如此的接近,由此可断定:

昆仑之虚=不周山,昆仑,就是不周山+天柱+天的整体结构。简略:昆仑=不周山

《山海经》是不同时代的创作集合,对同一地方有不同称谓。昆仑之虚与不周山的关系,就如南京与金陵的关系。不周山崩,就是昆仑崩。天柱折,就是昆仑的天柱折。这是考证不周山与昆仑的重要发现之一。

四、昆仑方位

许多人打算在地球上找到昆仑,有说是埃及金字塔的,有说是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峰的,有说是山西省晋城市析城山,有说是冈底斯山,有说是青藏高原的,甚至有说是云南石林的,等等。除了这些找到的塔与峰明显与山海经记载的是昆仑规模巨大,方位存在于中国西北,是黄河源头这些记载完全不匹配之外,也犯一个静态看待事物的错误,即他们以为昆仑从上古年代到现代是不变化,只静静地处在原地待人们去发现,而忽视了万物是运动的,成住坏空是万物循环之理,所谓沧海桑田就是如此。昆仑,就是不周山,上有天柱,按山海经记载的确是存在过,其规模也的确如书上所描绘,但经过上万年的时间到现在让人们找不到方位,在于现在它只是消失了。

这么一座连着天地的太上神山,在其崩折之后,“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也就是地球地轴偏向的意思,足可见事件发生时的能量释放之大,也印证其规模之巨大,才能在崩折之时让地球都要轴偏向。大凡普通山体、大楼在地震之时崩塌,会产生石块碎片等残骸,若是老旧大楼通过炸药爆破,则会产生更细微的粉尘。昆仑崩塌天柱折断,是被共工这一大神用“头”触之后的结果,因此这一结果除了符合碎片化、粉尘化的一般物理过程与结果之外,也是一个人为(神为)事件。

就如航母要在大海中才能正常游弋,小池塘太小是不行的,对于昆仑这种方圆八百上千里高万仞的大山,也要更大的范围才能容纳的。昆仑在中国西北,但中国西北有平地形态的,又是巨大范围的区域,只有一个:塔里木盆地,盆地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边沙漠。沙漠的沙子,其实是粉尘的另一种说法,住在北方的人们在经受沙尘暴的折磨之后更有感触。

有没有可能沙子就是昆仑天柱崩析后的残骸呢?这里就有一个沙漠疑云的问题。

沙漠,主要成因按现代科学说法是副热带高压导致控制区域气候干燥,雨水稀少,及形成沙漠,并写在地理科教书中,被认为是科学结论。至于副热带高压是如何导致控制区域的石头化成沙子的,则没有可理解的物理过程描绘。而用风化来解释,一般人们看到的风化结果是如戈壁那样的碎石石片存在,能形成大规模细沙的,只是雨水冲刷山体或地表汇集粉尘再沉淀到河床或海岸而形成。塔里木盆地,怎么能存在这么巨量的沙子呢?

要理解这一问题,就要区分什么是现象,什么是理论。这里沙漠,在科教书上被认为是副热带高压所控制导致气候干燥,雨水稀少。显然,沙漠存在、副热带高压存在,气候干燥,雨水稀少,这些都是现象,是客观事实。而认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导致气候干燥,雨水稀少及形成沙漠,其实是人为主观推论的结果,而非事实。为何不可以是沙漠存在,导致气候干燥,雨水稀少,并在其区域上空表达副热带高压呢?

对比与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同40纬度左右的中国华北、美国中部、欧洲南部,同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何以看不到沙漠?有说理由是由于这些地方没有季风吹入。但问题是季风为何吹不到沙漠地区?是季风太弱了吹不到呢,还是由于沙漠的存在让季风吹到了也造不成影响?现实的地理环境中,有很多沙漠就在海边的,无数的水汽从沙漠上空飘过却无法形成降雨,就在于是沙漠的存在的结果,更有沙漠本身就处在水里。且察看历年的全球卫星云图影像可知,每年都有无数的水汽云团从塔里木盆地上方经过,但此地就是雨水稀少。因此用副热带高压控制导致沙漠成因,是一个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于是可以反过来理解,即沙漠存在,导致气候干燥,雨水稀少,植被不能覆盖,并在其区域上空表达为副热带高压。这里带来的问题就是沙漠基于什么原因存在?

可以先看一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般数据: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个数据带来的疑问之一是平均年降水量只有100毫米的沙漠,何以年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按质量守恒定律,这数据说明一个事实:每年除了上方少量降水之外,其它地方汇集入沙漠的水占比重更多。这些水唯一的来源只能是周边高山雨水向低洼地汇集的结果。

这一结果又带来一个推论: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之前,每年这么巨量的水汇集的结果,必会带来塔里木盆地成为海洋。于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之前,塔里木盆地会一直是海洋,没有任何地质构造来说明塔里木盆地海洋向沙漠自然转变的可能,在于这每年汇集的水量在沙漠形成之前与之后,都是如此的巨量,根本不能用地壳上升、海洋干涸之类的地质活动来说明。如此可知塔克拉玛干沙漠不是自然形成的,那可以考虑另一种情况:非自然形成的。

基于以上分析,作者得出一个超乎人们意料之外又合乎记载的结论:

昆仑,也即不周山,曾坐落于塔里木盆地中心。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是昆仑崩塌化成粉尘所致。崩塌过程还填埋塔里木盆地曾有过的海洋,致其消失。这个消失的海洋,就是西北海。

五、昆仑形态

昆仑,也即不周山,曾坐落在塔里木盆地曾托存的广阔水域,即西北海,于是可以简单理解其方位就在中国西北部,也是黄河的源头。这就与山海经记录的完全一致,也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相契合,且没有科学界沙漠成因与事实不符的现象。这里可以继续考查昆仑的规模与结构。

昆仑的规模与结构,在《山海经》及众古籍若隐若现地描绘:高万仞,悬圃,增城九重,四方之门,有铜柱,高入天,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虚四方。方广万里,形似偃盆,下狭上广,相去正等(底下边距相等,是正方形的意思),员周如削。昆仑之山三级。有五城十二楼。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相去正等,面方各五千里,上层是群龙所聚,有九井九门,四维多玉,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

一是昆仑极其高,以万仞万里记,远远高于地球上自然形成的山峰,喜马拉雅山的8848米高度,这说明昆仑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一个人造或神造建筑
二是昆仑有层级结构,有“增城九重”,就是一层一层的城叠加到九重,也说有五城十二楼,这仍说明昆仑是建筑而非自然山峰
三是昆仑是正四方结构,侧面是削平。这种形态在地球上能找到对应的建筑,那就是金字塔。也即,昆仑是上古时期的一个巨大金字塔,是一个神造物。
四是昆仑即不周山,按不周山传说,是上方有天柱,天柱上方还有天。因此昆仑三层可能说的就是这不周山、天柱、天的三层结构,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名称。

按李卫东先生著作《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考证,天就是神的宇宙飞船,今人叫月亮。这也与天帝居住在天的描绘是契合的,在于能居住的地方,必是一个实体,而非当下人们抬头看到的虚无天空。

古人的尺度与今人的尺度有所出入,古代的“里”据称在不同时期也是不同的,一般考证是周秦汉,一里=415.8米,清光绪,一里=576米,1929年,一里=500米右。由于这里无法确定古籍中描绘昆仑尺度“方圆八百里”、“三千里”等等巨大数据的“里”是具体哪一个标准,因此这里选择周秦汉的标准:一里=415.8米,同时选择“八百里”作为规模数据,即长八百里,宽八百里,“围三千里”折算成正方形边长是750里,也是很接近。如此折算成如今的尺度就是333*333平方公里,如此就可以计算昆仑的体积,这些数据都只是估算值,是用来参考之用。

昆仑是一座金字塔,参照埃及金字塔结构,其斜面角度是52度,底是333*333平方公里,如此可得塔尖高度在213公里,由于昆仑上面还有天柱,因此这金字塔并不是纯锥形结构,而是梯锥形结构,更象玛雅金字塔——甚至就可以认为玛雅金字塔就是昆仑的微缩模型(玛雅金字塔有九层,顶上有四方屋,更巧的还有两条羽蛇分守在阶梯口两侧),因此可以取3/4高度,即160公里高。这就是昆仑的规模:底是333*333平方公里,高160公里。如此就可以还原昆仑的整体结构:

下面基座是金字塔,即昆仑之虚,中间是天柱,上方是天(月球);金字塔有九层城叠加,塔顶有屋,壁方百丈,等等。

确定了昆仑的位置,勾勒出昆仑的整体形象,以昆仑为地理坐标基点,再根据《山海经》及其它古籍记录,就可以考查这些上古流传下来的几个主要的地理地质概念,如西北海、西海、大荒、泑泽,等等,会有更多的惊奇发现。

六、西北海与西海

塔里木盆地曾托存的广阔水域,就是西北海。

后人们根据《山海经》记录,找不到西北海,于是对西北海感到莫明其妙,这是用静止的观点看待万物状态的结果,以为上古时期西北海存过,今天也必然不变可以在地球上找得到的,这是人们观念的问题,而非西北海必然到现在也应存在。上古时期这片海域真的存在过,只是随昆仑崩塌时被填埋后消失了。

由上面例举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可知,塔里木盆地产生之后,塔克拉玛干沙漠诞生之前,塔里木盆地由于周边山脉不断的水量汇集,必会形成一个广阔的水域,按有人对这个水量的比喻,相当于每年有0.7个渤海的水量流入塔里木盆地,因此产生海洋是必然的。当下人们只看到一片沙漠形态,在于昆仑崩塌后所致。沙漠,是一连串事件的结果。

塔里木盆地的成因并非科学界所言的“地质构造隆升”,而是小行星坠地撞击后形成超级史前火山口,火山停止喷发后冷却内缩所致,这是另一个话题,这里不表。

《山海经》记录了西海,同样今人们找不到其方位,有考证其是广西桂林曾存在的一片湖。也有考证青海湖,也曾叫西海,但这个海与青海湖的水量是不匹配的,如当下叫湖更适合,青海湖古时被叫作西海,很可能与当今的昆仑山这名称由来一样,是先有“昆仑”这一传说,后人(即汉武帝)将塔里木盆地南边的山脉命名为“昆仑山”,同样先有西海的古籍记录,后人将青海湖叫作“西海”。

塔里木盆地曾有过海洋,后来消失,形成当下状态。于是可以放眼中国的另一个盆地:四川盆地。也可以判断其曾是海洋,其形成海洋环境的过程也是一样的,都是汇集周边高山雨水而成。即四川盆地曾托存一片广阔水域,是为西海。

全览四川盆地底部区域的地貌可以看存在无数多的蕨叶状小山丘,这些山丘,其实是海水退却剩下的底部淤泥干燥收缩后的凝结形态。由于西海水域广阔,海底淤泥层也厚,于是形成的淤泥小山丘形态相对生活中盆底杯底的条状污垢形态也是巨大。

四川盆地的成因也并非科学界所言的“地质构造隆升”,也是小行星坠地撞击后形成超级史前火山口,火山停止喷发后冷却内缩所致,只是这个年代比塔里木盆地形成时期还要久远,这是另一个话题,这里不表。

西海的水是如何消失而成为当下四川盆地的形态的呢?这有另一个事件记录来符合四川盆地的海洋消失的原因:大禹治水。

七、大禹治水

人们通常理解大禹治水治的是黄河泛滥水患,但这其实与古籍记录及上古神话传说不符的。由昆仑(即不周山)崩塌的结果导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这一规模宏大的事件可知,这其实是地球地轴向东南偏向所致。由于地轴剧烈偏向,导致海水巨量倒灌。想象地轴剧烈偏向时,那几百几千米高的海水向陆地高原奔袭,真是当时人类的世界末日。这是整个地球的运动形态剧变,于是这大洪水是全球性,这与世界各族人民都有的大洪水传说是相契合的。而大禹治水,就是在“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传说之后,因此可以断定大禹治水,不仅仅是治理黄河一条水道,而治理整个华夏大地的所有影响水流动的河道,这里也包括长江。

一般水流在群山高峰中前进,是沿山谷走向由高向低流动的,这符合人们的常识。但长江水道的三峡段,却并不完全是如此,而是穿过很多高峰断崖,带来的问题是这些高峰断崖的形成原因是什么。自然人们可以说是地震滑坡、风蚀雨浸所致。若只一个山体形成自然塌陷形态,当然可以这么去解释,而若是一排山体形成切几近垂直的切削面,这种解释就很牵强了,因为大规模塌陷更容易形成堰塞湖,是堵塞水道而不是疏通水道。基于这种认识,打开谷歌地球查看长江三峡水道及其周边山峰地貌,除了今人的普通水泥建筑之外,可以发现其它明显的人为印迹。比如长江三峡巫山县附近的水道,两边的山崖,过于明显的劈削印迹与开凿沟痕,绝不能用自然形成来解释,且这种印迹还很多。

就算用现代人造机械开挖山峰或炸药爆破在山中开路也是很艰难,何以大禹治水时的农民们拿着铁镐铁锹能劈削如此高大的山峰及挖开花岗岩基质的三峡水道?

这同样是人们观念的问题,而不是上古时期的先民们没有这种能力。在于当下人们接受的流传广泛的大禹治水场景,大略是一个叫大禹的原始农耕部落的首领,因黄河泛滥,为保证族人生存与粮食生产,领导一群土陶粗衣的泥腿子拿着铁镐铁锹不断地疏通河道,加固河堤的故事。

事实并非如此。比如有关大禹治水的文献,有《尚书》中的《禹贡》一篇,说的是大禹“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即确定九州,沿着山脉来疏浚开挖水道,让“江、汉朝宗于海”,让长江与汉水都流向大海。从《禹贡》篇章描写大禹治水的规模来看,也是非常宏大的一个事件,治理对象是九州九河九山九泽,面积涉及上百万平方公里。这里可以先引用《禹贡》篇章几段文字让今人感受一下大禹治水的宏伟场景: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 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 于碣石,入于海。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 桐柏至于陪尾。
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
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
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 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 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 河,入于海。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 东,为北江,入于海。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 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 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 东入于海。
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 又东过漆沮,入于河。
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 于伊,又东北,入于河。

若按大禹时代是原始社会部落这一说法,那么对应的是极其落后的生产力,根本是没有能力去治理这么广阔的区域。即便是刚步入现代工业社会的我国,面对长江黄河的泛滥,也经常是无能为力,象九八年的长江洪水更是让人心有余悸。现代工业能力也不过是能在这些大川大河之上建些水坝发个电,远不如大禹治水这个“导”字体现出来的能力与自信:导,就是疏导、疏通的意思。原本堵塞的河道,给疏通,原本没有连通的地方,给挖开。对于小江小河或许可以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招些人力对河道挖挖淤泥加加宽加加深,但《禹贡》记录的是长江、黄河、岷江、渭水、洛水等等很多著名大川,这些大川几乎都是河面极为宽广,且河道穿梭在高山峻岭之中,治水的先民们面对的是湍急的水流与坚硬的山石,只有铁镐铁锹的原始社会时代怎么可能有远超现代的能力去改造这些大川,只会是蚂蚁撼树才对。

又比如“江、汉朝宗于海”这一条记录,让长江与汉水都流向大海。只有在长江、汉水都不曾流入大海,然后大禹领导先民们通过治理让长江、汉水流入大海,这条记录才有意义。否则若是长江、汉水本就流入大海,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去记录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一记录,是与长江三峡水道的形态是相契合的,这个水道及周边山形地貌存在太多人工劈削挖凿的痕迹。问现代化的我国,敢夸大口说要去改变长江、汉水的水道?敢说在三峡这种地貌下大规模劈山斩石?显然是不敢的。

同时原始部落由于生产力极落后,导致人口只停留在几千上万的规模,相对现代城市动辄百万千万的人口规模是极其少的,如此即组织不了足够的人口去实施这么大规模的治水活动,也没有必要去治理这么广阔的区域,这么点人口随便找块没水淹过的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平原就可以很好地生产粮食以满足要求,根本没有必要在这么方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复杂大地上折腾与治理大水。

而大禹治水的文献记录还有是大禹用挖出来的山石在黄河某处边上堆出一个叫“积石”的山,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更是画蛇添足之举。按现代人的操作方式,河道、山谷里挖出来的土石方,直接堆在边上更省时省力,没有必千里迢迢去运送到某个点堆放。要知道大禹治水的范围是整个华夏大地,是九州区域,每一条水道挖出来的土石方都送去堆积石山,除了费时费力之外,还涉及面对巨大土石方时要用到的运输工具、交通路径、驱动能源等等配套设施。大禹治水、积石成山这些事件与原始社会放在一起,怎么看怎么别扭。

因此说这种大禹治水是原始社会状态下的事件判定,根本是与记录及客观条件不符的。大禹治水事件展现的场景,无不体现着远超现代科技水平的能力。大禹治水事件即已记录在案,成为华夏一族的信仰,而说是原始社会时代发生的事件,则是今人的猜测,在记录与猜测两者之间,必有一个是错的,显然是今人猜错了,在于原始社会下的生产力不能支撑大禹治水这一行为。于是必另有合理的逻辑去支撑事件的描绘,由此就可以用反面的场景来推断,即大禹治水,其实是远超于现代科技水平的能力对华夏地形地貌及水道的改造。

这在于“昆仑”这一记录其考查所能拓展出来的另类场景。这另类场景的源头就是昆仑,是方圆八百里、高上百公里的宏伟建筑,是神造物。巨大的建筑,需要巨量材料及巨大机械,这是当下建筑业的常识,同样对于这么一个比现代建筑更要大无数倍规模的昆仑,那所需的机械,也会比当下最大的人工机械要大无数倍,想象无数比如今的大型航空母舰还要大很多倍的陆地挖掘机在华夏大地上来回驰骋,操控这样的巨型机械之力,开挖如长江、黄河这种宽阔的水道及三峡之类的高山岩石地形,都是相对要轻松的。

也即,大禹治水,是先民们操控着远比现代挖掘机还要先进的巨型机械,依谷开道,遇峰破崖,治理神州大地各条水道与大泽的场景。

这么描绘远超今人的想象力,比科幻片还要科幻,让人绝难接受,根源是西方科学那种粗浅的考古发现先入为主地误导人们所致。西方人凭借几块简陋的骨头化石考证上古时期人类只处于猿人形态或原始社会,而忽视了更广泛的古籍文字记录与神话故事传承的上古人类历史是一个比当下还要高不知几个层次的超发达科技文明存在的可能。这里描绘的长江三峡水道的地形地貌印证,与古籍记录相契合,并符合上古神话的逻辑线。西海,即四川盆地曾托曾的广阔水域,就是大禹治水过程中先民疏浚开挖长江三峡及其周边地貌,然后慢慢流尽,成为当今的盆地形态。

这里也有另一个更匪夷所思的推论:整个长江水道的中下游部分,主体都是挖出来的,而非完全天然而成,这里就不继续探究了。

八、沙漠

昆仑与天柱崩折后,形成粉尘碎片散落在周边,就形成广袤无垠的沙漠。自塔克拉玛干沙漠向西偏南方向延伸路径上的中东阿拉伯沙漠、西北非撒哈拉沙漠都是如此成因。这种认识没有科学界关于沙漠成因的诸多不能自圆其说的问题,并可以为治理沙漠提供正确的科学依据。

一般理解是,昆仑崩塌后形成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边沙漠,如我国最著名的八大沙漠分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木塔格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

象库木库里沙漠,是我国存在的世界上最高的沙漠。当下的任何地质构造都无法解说这么高的沙漠形成原因,而用昆仑崩塌后粉尘散落在这青藏高原的边北角上,就可以简单解说这一沙漠的成因。同样,柴达木盆地沙漠,也是如此由粉尘从极高处散落所致。

天柱折断后,由于位置更高,能在地球上飘浮更长时间,受自身惯性与地球自转影响也就能落得更远,落在地表后就形成中东阿拉伯沙漠、西北非撒哈拉沙漠。

有记录称1983年,一队法国士兵进入撒哈拉,在撒哈拉的恩阿哲尔和塔西利台高原上发现了大型壁画群,后经各方考古学家们对这个壁画研究,得出结果是表明撒哈拉沙漠在4000年前(一说是8000年前),是气候适宜有人类生活的绿洲,并推断撒哈拉沙漠是由于绿洲逐渐变得干旱所致。同样这里要区分现象描绘,与理论推导。即存在大型壁画群,存在沙漠,壁画时间有4000年多的历史,都是现象。推断撒哈拉沙漠曾经存在广阔的绿洲是理论,说撒哈拉沙漠是由于绿洲逐渐变得干旱所致,也是猜想。

说撒哈啦沙漠是由绿洲干旱变成所致的,是经不起推敲的,在于绿洲存在的前提本就是先有沙漠,然后在沙漠之中有很少的一块绿地,被称为绿洲。而撒哈拉沙漠是有900万平方公里,那绿洲面积也可以有这么大,就不是很小的绿地。于是这样的“绿洲”,就是草原、森林的意思了。如此广阔地域的草原环境,就算是干旱,也无法说明这么多沙子从何而来,更多会象非洲的中南部等地方,是草原性地形而留传至今。同样与撒哈拉沙漠对称纬度的南部非洲根本就没有大面积的沙漠,因此说是气候干旱导致撒哈拉沙漠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于是可以反过来理解,是这撒哈拉沙漠的存在,导致了气候干旱,这一认识逻辑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对气候的影响是一致的,两者是同一事件的不同地点的产物。

这里的沙漠,就是天柱折断化为粉尘后散落在西北非地区与中东阿拉伯地区所至,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这么广阔的沙漠。

九、泑泽与岳崇之山

确定了昆仑就是不周山,坐落在塔里木盆地中心,高百公里以上,塔里木盆地曾托存的广阔水域就是西北海,就可以以此为坐标,来考查昆仑周边地理名词的实际指代,比如泑泽、岳崇之山等等。可以先引用《山海经·西山经》里关于泑泽、岳崇之山的记录: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虫焉】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

泑泽在《山海经》的通行释译版本里,被认为是罗布泊水域。查看如塔里木盆地与罗布泊的地理位置就可以知道,在于西北海未被填埋之前,罗布泊水域,只是西北海东边末端部分,两者之间也没有什么高地来间隔,因此两者是一体的。记录此景的古人只能观察到西北海茫茫一片水域的情形,不能象今人一般看到当下一沙一水的明显差异。因此说罗布泊虽然位在塔里木盆地的东边,与《山海经·西山经》记录的泑泽有相近的指向,但这种判定是不对的。

若说泑泽是罗布泊,也与“河水所潜也”这一记录完全不相符,在于罗布泊相对黄河,过于遥远,无法达成一体的水域形态。造成这一错误认识的原因,仍在于以静态的角度看待古籍中记录的这些地形地貌,以为这些地形地貌是完全不动不变的,可以让人们轻轻松松找到原样形态,而忘了先民们沧海桑田的教诲。

于是,就可以考查塔里木盆地东边的其它地方,就可以发现另一块盆地状地形:阿拉善盟区域的凹陷区域,包含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为主体的区域。这些沙漠的成因,也是与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因一样,都是昆仑崩塌之后粉尘散落周边后填埋所致。这一凹陷区域,在未被填埋之前,由于其地势略高,又通过河西走廊北侧的低洼通道与西北海相连,就能承受西北海溢出的海水,成为一片大泽。

即泑泽,是阿拉善盟区域凹陷地带曾托存的一片广阔水泽。

这么推断,与《山海经·西山经》里关于泑泽的除方向之外的其它记录是一致的,比如“河水所潜也”,就是黄河经过但看不到河段,在于黄河在此区域与之连成一体,成一个水面。泑泽之于黄河,就如鄱阳湖之于长江。黄河中上游这一带,在上古时期,也是郁郁葱葱,一片生机。而就算是这一区域已经成为沙漠,但人们当下仍能发现在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一带,存在大量的盐渍池,数量很多,面积很广,这也表明这一带存在大量的水,由此在未成沙漠之前,也必然存在大量的水,即为大泽,与实际一致。

同样,由昆仑方位与“彼临岳崇之山”记录可知,岳崇之山,就是青藏高原,或是今天的昆仑山脉。

岳,从山,从丘,象两座高大的山峰形,表示连绵高山大岭,崇,也是高山峻岭意思,岳崇之山,就是高山峻岭连绵不断的山脉的意思。结合《山海经·大荒西经》的不周山另一条记录,是“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放在昆仑的边上的山脉,又不在东,东边有幕山与泑泽;又在不西,西边有湿山;又不在北,北边有诸【虫焉】之山;那只有在南边的青藏高原,即符合这一方位,又符合这一结构特征。

这种古地理名词考查可以有更多,这里只略举一二。有兴趣的人可以以昆仑坐落在塔里木盆地中心这一核心方位判定,结合《山海经》相关记录,继续考查更多的古地理名词所指代的地形地貌。

十、神的逍遥

这里结合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与《山海经》、《淮南子》的上古时期记录,用一条逻辑线将各事件串联起来,还原上古时期的人类历史发生的主体事件:

一万年前,神(帝),即更高科技水平的文明族类,驾驶巨型宇宙飞船(天)来到地球,造人当劳力。人是神的基因工程下的产品,华夏一族更是融合了神的基因,才那么地充满灵秀之气(女娲造人)。在环太平洋沿岸挖渠采沙,于塔里木盆地曾托存的广阔水域,即西北海中心区域,建立不周山与天柱(昆仑,山海经),以作能源供应站及连接地面与飞船之间的运输通道,开采青藏高原底下的钻石矿(五彩石),改造地球地貌,并教导处于蒙昧状态的人类以文化与知识,飞船(天,悬圃,圆)停留在不周山(地,金字塔,方)上空几千公里高处的近地球轨道(天圆地方)。

后神魔之间的冲突发生星际与全球战争(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圣经中上帝与撒旦之战。看白人的基因,应是撒旦盗取神的基因库后的产品,片断不完整,才象兽,浑身长毛,体味重),结果导致不周山与天柱损毁,并在人类中留下不周山崩、天柱折的神话传说(不周山崩、天柱折)。其中有巨人族被核武烧死(夸父追日)、(比一千个太阳还亮,印度史诗《薄迦梵歌》),核武过后一片焦土(旱魃)。宇宙飞船(天)受损后脱离地球(天开一口),导致地轴倾斜海水倒灌(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整个人类文明毁于一旦,从而有后来的大禹治水半信史记载,与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大洪水传说,及圣经的上帝造人、大洪水、方舟等等记载(大洪水传说,挪亚方舟)。

不周山粉碎后形成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沙漠及周边沙漠等,坠落粉尘导致全球沙尘暴(太阳消失,黄帝造指南车),同时填埋了西北海,导致西北海消失并形成盆地沉积层(西北海)。天柱粉碎并坠落后形成中东阿拉伯拉沙漠与北非撒哈拉沙漠等。飞船(天)在控制之下上升到远地球轨道,后有其它飞船过来修复(女娲补天),众多飞船在天空中反射阳光,从而有“十日并出”的神话传说(十日并出)。众多飞船完成修复任务后离开(后羿射日),飞船修复后神离开地球,回到飞船(嫦娥奔月),最后飞船(天)停留在远地球轨道守护人类文明,现代人称之为月亮。

大洪水发生后,华夏一族在大禹领导下治水(大禹治水),操控巨型机械开挖长江三峡疏导西海,治理黄河,等等。在一切神的伟业归于太虚,尘埃落定之后,神离开人类,由人类自主演化,人类文明也从神话时期进入半信史时期。华夏子民是神的后裔,华夏大地有“神州”称号是名副其实。

十一、结束语

本文考证的昆仑形态及相关记录的还原,是探究人类文明上古历史的一小步,希望对后来者有帮助。

人是神的后裔,虽不能如神那般永生,但也是拥有自由意志的灵性生命,不容亵渎。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在展现着神的荣光的同时,人类个体前赴后继,谱写着自身奋斗的文明篇章,于短暂的生命中创造出如流星般耀眼的光芒,感悟人生体悟天理循环,以岁月为歌,与大道为伴,永恒无尽。。。。。

独占潇洒

愿生命化做那朵莲花
功名利禄全抛下
让百世传颂神的逍遥
我辈只需独占世间潇洒
告别,无休的征战
告别,不息的厮杀
用血泪换一个千古神话

结束语

本文考证的昆仑形态及相关记录的还原,是探究人类文明上古历史的一小步,希望对后来者有帮助。

人是神的后裔,虽不能如神那般永生,但也是拥有自由意志的灵性生命,不容亵渎。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在展现着神的荣光的同时,人类个体前赴后继,谱写着自身奋斗的文明篇章,于短暂的生命中创造出如流星般耀眼的光芒,感悟人生体悟天理循环,以岁月为歌,与大道为伴,永恒无尽。。。。。

独占潇洒

愿生命化做那朵莲花
功名利禄全抛下
让百世传颂神的逍遥
我辈只需独占世间潇洒
告别,无休的征战
告别,不息的厮杀
用血泪换一个千古神话

神的逍遥

这里结合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与《山海经》、《淮南子》的上古时期记录,用一条逻辑线将各事件串联起来,还原上古时期的人类历史发生的主体事件:

一万年前,神(帝),即更高科技水平的文明族类,驾驶巨型宇宙飞船(天)来到地球,造人当劳力。人是神的基因工程下的产品,华夏一族更是融合了神的基因,才那么地充满灵秀之气(女娲造人)。在环太平洋沿岸挖渠采沙,于塔里木盆地曾托存的广阔水域,即西北海中心区域,建立不周山与天柱(昆仑,山海经),以作能源供应站及连接地面与飞船之间的运输通道,开采青藏高原底下的钻石矿(五彩石),改造地球地貌,并教导处于蒙昧状态的人类以文化与知识,飞船(天,悬圃,圆)停留在不周山(地,金字塔,方)上空几千公里高处的近地球轨道(天圆地方)。

后神魔之间的冲突发生星际与全球战争(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圣经中上帝与撒旦之战。看白人的基因,应是撒旦盗取神的基因库后的产品,片断不完整,才象兽,浑身长毛,体味重),结果导致不周山与天柱损毁,并在人类中留下不周山崩、天柱折的神话传说(不周山崩、天柱折)。其中有巨人族被核武烧死(夸父追日)、(比一千个太阳还亮,印度史诗《薄迦梵歌》),核武过后一片焦土(旱魃)。宇宙飞船(天)受损后脱离地球(天开一口),导致地轴倾斜海水倒灌(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整个人类文明毁于一旦,从而有后来的大禹治水半信史记载,与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大洪水传说,及圣经的上帝造人、大洪水、方舟等等记载(大洪水传说,挪亚方舟)。

不周山粉碎后形成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沙漠及周边沙漠等,坠落粉尘导致全球沙尘暴(太阳消失,黄帝造指南车),同时填埋了西北海,导致西北海消失并形成盆地沉积层(西北海)。天柱粉碎并坠落后形成中东阿拉伯拉沙漠与北非撒哈拉沙漠等。飞船(天)在控制之下上升到远地球轨道,后有其它飞船过来修复(女娲补天),众多飞船在天空中反射阳光,从而有“十日并出”的神话传说(十日并出)。众多飞船完成修复任务后离开(后羿射日),飞船修复后神离开地球,回到飞船(嫦娥奔月),最后飞船(天)停留在远地球轨道守护人类文明,现代人称之为月亮。

大洪水发生后,华夏一族在大禹领导下治水(大禹治水),操控巨型机械开挖长江三峡疏导西海,治理黄河,等等。在一切神的伟业归于太虚,尘埃落定之后,神离开人类,由人类自主演化,人类文明也从神话时期进入半信史时期。华夏子民是神的后裔,华夏大地有“神州”称号是名副其实。

泑泽与岳崇之山

确定了昆仑就是不周山,坐落在塔里木盆地中心,高百公里以上,塔里木盆地曾托存的广阔水域就是西北海,就可以以此为坐标,来考查昆仑周边地理名词的实际指代,比如泑泽、岳崇之山等等。可以先引用《山海经·西山经》里关于泑泽、岳崇之山的记录: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虫焉】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

泑泽在《山海经》的通行释译版本里,被认为是罗布泊水域。查看如塔里木盆地与罗布泊的地理位置就可以知道,在于西北海未被填埋之前,罗布泊水域,只是西北海东边末端部分,两者之间也没有什么高地来间隔,因此两者是一体的。记录此景的古人只能观察到西北海茫茫一片水域的情形,不能象今人一般看到当下一沙一水的明显差异。因此说罗布泊虽然位在塔里木盆地的东边,与《山海经·西山经》记录的泑泽有相近的指向,但这种判定是不对的。

若说泑泽是罗布泊,也与“河水所潜也”这一记录完全不相符,在于罗布泊相对黄河,过于遥远,无法达成一体的水域形态。造成这一错误认识的原因,仍在于以静态的角度看待古籍中记录的这些地形地貌,以为这些地形地貌是完全不动不变的,可以让人们轻轻松松找到原样形态,而忘了先民们沧海桑田的教诲。

于是,就可以考查塔里木盆地东边的其它地方,就可以发现另一块盆地状地形:阿拉善盟区域的凹陷区域,包含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为主体的区域。这些沙漠的成因,也是与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因一样,都是昆仑崩塌之后粉尘散落周边后填埋所致。这一凹陷区域,在未被填埋之前,由于其地势略高,又通过河西走廊北侧的低洼通道与西北海相连,就能承受西北海溢出的海水,成为一片大泽。

即泑泽,是阿拉善盟区域凹陷地带曾托存的一片广阔水泽。

这么推断,与《山海经·西山经》里关于泑泽的除方向之外的其它记录是一致的,比如“河水所潜也”,就是黄河经过但看不到河段,在于黄河在此区域与之连成一体,成一个水面。泑泽之于黄河,就如鄱阳湖之于长江。黄河中上游这一带,在上古时期,也是郁郁葱葱,一片生机。而就算是这一区域已经成为沙漠,但人们当下仍能发现在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一带,存在大量的盐渍池,数量很多,面积很广,这也表明这一带存在大量的水,由此在未成沙漠之前,也必然存在大量的水,即为大泽,与实际一致。

同样,由昆仑方位与“彼临岳崇之山”记录可知,岳崇之山,就是青藏高原,或是今天的昆仑山脉。

岳,从山,从丘,象两座高大的山峰形,表示连绵高山大岭,崇,也是高山峻岭意思,岳崇之山,就是高山峻岭连绵不断的山脉的意思。结合《山海经·大荒西经》的不周山另一条记录,是“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放在昆仑的边上的山脉,又不在东,东边有幕山与泑泽;又不在西,西边有湿山;又不在北,北边有诸【虫焉】之山;那只有在南边的青藏高原,即符合这一方位,又符合这一结构特征。

这种古地理名词考查可以有更多,这里只略举一二。有兴趣的人可以以昆仑坐落在塔里木盆地中心这一核心方位判定,结合《山海经》相关记录,继续考查更多的古地理名词所指代的地形地貌。

沙漠

昆仑与天柱崩折后,形成粉尘碎片散落在周边,就形成广袤无垠的沙漠。自塔克拉玛干沙漠向西偏南方向延伸路径上的中东阿拉伯沙漠、西北非撒哈拉沙漠都是如此成因。这种认识没有科学界关于沙漠成因的诸多不能自圆其说的问题,并可以为治理沙漠提供正确的科学依据。

一般理解是,昆仑崩塌后形成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边沙漠,如我国最著名的八大沙漠分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木塔格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

象库木库里沙漠,是我国存在的世界上最高的沙漠。当下的任何地质构造都无法解说这么高的沙漠形成原因,而用昆仑崩塌后粉尘散落在这青藏高原的边北角上,就可以简单解说这一沙漠的成因。同样,柴达木盆地沙漠,也是如此由粉尘从极高处散落所致。

天柱折断后,由于位置更高,能在地球上飘浮更长时间,受自身惯性与地球自转影响也就能落得更远,落在地表后就形成中东阿拉伯沙漠、西北非撒哈拉沙漠。

有记录称1983年,一队法国士兵进入撒哈拉,在撒哈拉的恩阿哲尔和塔西利台高原上发现了大型壁画群,后经各方考古学家们对这个壁画研究,得出结果是表明撒哈拉沙漠在4000年前(一说是8000年前),是气候适宜有人类生活的绿洲,并推断撒哈拉沙漠是由于绿洲逐渐变得干旱所致。同样这里要区分现象描绘,与理论推导。即存在大型壁画群,存在沙漠,壁画时间有4000年多的历史,都是现象。推断撒哈拉沙漠曾经存在广阔的绿洲是理论,说撒哈拉沙漠是由于绿洲逐渐变得干旱所致,也是猜想。

说撒哈啦沙漠是由绿洲干旱变成所致的,是经不起推敲的,在于绿洲存在的前提本就是先有沙漠,然后在沙漠之中有很少的一块绿地,被称为绿洲。而撒哈拉沙漠是有900万平方公里,那绿洲面积也可以有这么大,就不是很小的绿地。于是这样的“绿洲”,就是草原、森林的意思了。如此广阔地域的草原环境,就算是干旱,也无法说明这么多沙子从何而来,更多会象非洲的中南部等地方,是草原性地形而留传至今。同样与撒哈拉沙漠对称纬度的南部非洲根本就没有大面积的沙漠,因此说是气候干旱导致撒哈拉沙漠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于是可以反过来理解,是这撒哈拉沙漠的存在,导致了气候干旱,这一认识逻辑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对气候的影响是一致的,两者是同一事件的不同地点的产物。

这里的沙漠,就是天柱折断化为粉尘后散落在西北非地区与中东阿拉伯地区所至,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这么广阔的沙漠。

大禹治水

人们通常理解大禹治水治的是黄河泛滥水患,但这其实与古籍记录及上古神话传说不符的。由昆仑(即不周山)崩塌的结果导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这一规模宏大的事件可知,这其实是地球地轴向东南偏向所致。由于地轴剧烈偏向,导致海水巨量倒灌。想象地轴剧烈偏向时,那几百几千米高的海水向陆地高原奔袭,真是当时人类的世界末日。这是整个地球的运动形态剧变,于是这大洪水是全球性,这与世界各族人民都有的大洪水传说是相契合的。而大禹治水,就是在“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传说之后,因此可以断定大禹治水,不仅仅是治理黄河一条水道,而治理整个华夏大地的所有影响水流动的河道,这里也包括长江。

一般水流在群山高峰中前进,是沿山谷走向由高向低流动的,这符合人们的常识。但长江水道的三峡段,却并不完全是如此,而是穿过很多高峰断崖,带来的问题是这些高峰断崖的形成原因是什么。自然人们可以说是地震滑坡、风蚀雨浸所致。若只一个山体形成自然塌陷形态,当然可以这么去解释,而若是一排山体形成切几近垂直的切削面,这种解释就很牵强了,因为大规模塌陷更容易形成堰塞湖,是堵塞水道而不是疏通水道。基于这种认识,打开谷歌地球查看长江三峡水道及其周边山峰地貌,除了今人的普通水泥建筑之外,可以发现其它明显的人为印迹。比如长江三峡巫山县附近的水道,两边的山崖,过于明显的劈削印迹与开凿沟痕,绝不能用自然形成来解释,且这种印迹还很多。

就算用现代人造机械开挖山峰或炸药爆破在山中开路也是很艰难,何以大禹治水时的农民们拿着铁镐铁锹能劈削如此高大的山峰及挖开花刚岩基质的三峡水道?

这同样是人们观念的问题,而不是上古时期的先民们没有这种能力。在于当下人们接受的流传广泛的大禹治水场景,大略是一个叫大禹的原始农耕部落的首领,因黄河泛滥,为保证族人生存与粮食生产,领导一群土陶粗衣的泥腿子拿着铁镐铁锹不断地疏通河道,加固河堤的故事。

事实并非如此。比如有关大禹治水的文献,有《尚书》中的《禹贡》一篇,说的是大禹“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即确定九州,沿着山脉来疏浚开挖水道,让“江、汉朝宗于海”,让长江与汉水都流向大海。从《禹贡》篇章描写大禹治水的规模来看,也是非常宏大的一个事件,治理对象是九州九河九山九泽,面积涉及上百万平方公里。这里可以先引用《禹贡》篇章几段文字让今人感受一下大禹治水的宏伟场景: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 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 于碣石,入于海。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 桐柏至于陪尾。
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
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
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 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 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 河,入于海。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 东,为北江,入于海。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 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 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 东入于海。
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 又东过漆沮,入于河。
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 于伊,又东北,入于河。

若按大禹时代是原始社会部落这一说法,那么对应的是极其落后的生产力,根本是没有能力去治理这么广阔的区域。即便是刚步入现代工业社会的我国,面对长江黄河的泛滥,也经常是无能为力,象九八年的长江洪水更是让人心有余悸。现代工业能力也不过是能在这些大川大河之上建些水坝发个电,远不如大禹治水这个“导”字体现出来的能力与自信:导,就是疏导、疏通的意思。原本堵塞的河道,给疏通,原本没有连通的地方,给挖开。对于小江小河或许可以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招些人力对河道挖挖淤泥加加宽加加深,但《禹贡》记录的是长江、黄河、岷江、渭水、洛水等等很多著名大川,这些大川几乎都是河面极为宽广,且河道穿梭在高山俊岭之中,治水的先民们面对的是湍急的水流与坚硬的山石,只有铁镐铁锹的原始社会时代怎么可能有远超现代的能力去改造这些大川,只会是蚂蚁撼树才对。

又比如“江、汉朝宗于海”这一条记录,让长江与汉水都流向大海。只有在长江、汉水都不曾流入大海,然后大禹领导先民们通过治理让长江、汉水流入大海,这条记录才有意义。否则若是长江、汉水本就流入大海,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去记录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一记录,是与长江三峡水道的形态是相契合的,这个水道及周边山形地貌存在太多人工劈削挖凿的痕迹。问现代化的我国,敢夸大口说要去改变长江、汉水的水道?敢说在三峡这种地貌下大规模劈山斩石?显然是不敢的。

同时原始部落由于生产力极落后,导致人口只停留在几千上万的规模,相对现代城市动辄百万千万的人口规模是极其少的,如此即组织不了足够的人口去实施这么大规模的治水活动,也没有必要去治理这么广阔的区域,这么点人口随便找块没水淹过的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平原就可以很好地生产粮食以满足要求,根本没有必要在这么方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复杂大地上折腾与治理大水。

而大禹治水的文献记录还有是大禹用挖出来的山石在黄河某处边上堆出一个叫“积石”的山,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更是画蛇添足之举。按现代人的操作方式,河道、山谷里挖出来的土石方,直接堆在边上更省时省力,没有必千里迢迢去运送到某个点堆放。要知道大禹治水的范围是整个华夏大地,是九州区域,每一条水道挖出来的土石方都送去堆积石山,除了费时费力之外,还涉及面对巨大土石方时要用到的运输工具、交通路径、驱动能源等等配套设施。大禹治水、积石成山这些事件与原始社会放在一起,怎么看怎么别扭。

因此说这种大禹治水是原始社会状态下的事件判定,根本是与记录及客观条件不符的。大禹治水事件展现的场景,无不体现着远超现代科技水平的能力。大禹治水事件即已记录在案,成为华夏一族的信仰,而说是原始社会时代发生的事件,则是今人的猜测,在记录与猜测两者之间,必有一个是错的,显然是今人猜错了,在于原始社会下的生产力不能支撑大禹治水这一行为。于是必另有合理的逻辑去支撑事件的描绘,由此就可以用反面的场景来推断,即大禹治水,其实是远超于现代科技水平的能力对华夏地形地貌及水道的改造。

这在于“昆仑”这一记录其考查所能拓展出来的另类场景。这另类场景的源头就是昆仑,是方圆八百里、高上百公里的宏伟建筑,是神造物。巨大的建筑,需要巨量材料及巨大机械,这是当下建筑业的常识,同样对于这么一个比现代建筑更要大无数倍规模的昆仑,那所需的机械,也会比当下最大的人工机械要大无数倍,想象无数比如今的大型航空母舰还要大很多倍的陆地挖掘机在华夏大地上来回驰骋,操控这样的巨型机械之力,开挖如长江、黄河这种宽阔的水道及三峡之类的高山岩石地形,都是相对要轻松的。

也即,大禹治水,是先民们操控着远比现代挖掘机还要先进的巨型机械,依谷开道,遇峰破崖,治理神州大地各条水道与大泽的场景。

这么描绘远超今人的想象力,比科幻片还要科幻,让人绝难接受,根源是西方科学那种粗浅的考古发现先入为主地误导人们所致。西方人凭借几块简陋的骨头化石考证上古时期人类只处于猿人形态或原始社会,而忽视了更广泛的古籍文字记录与神话故事传承的上古人类历史是一个比当下还要高不知几个层次的超发达科技文明存在的可能。这里描绘的长江三峡水道的地形地貌印证,与古籍记录相契合,并符合上古神话的逻辑线。西海,即四川盆地曾托曾的广阔水域,就是大禹治水过程中先民疏浚开挖长江三峡其周边地貌,然后慢慢流尽,成为当今的盆地形态。

这里也有另一个更匪夷所思的推论:整个长江水道的中下游部分,主体都是挖出来的,而非完全天然而成,这里就不继续探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