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与地表同步也曾让人想到可以用来解释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结果,但“洛奇的钢盘旋转实验对迈克耳孙-莫雷实验菲涅尔部分拖曳假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迈克尔孙和莫雷倾向于斯托克斯的完全曳引假说,但是从斯托克斯的完全曳引假说出发,必然会引出一个结论,即在运动物体表面有一速度梯度的区域,如果靠的很近,总可以察觉出这一效果。
英国物理学家洛奇(OliverJosephLodge,1851—1940)在 1892 年做了一个钢盘转动实验,以试验以太的漂移。他把两块靠得很近(相距仅 1 英寸)的大钢锯圆盘(直 径为 3 英尺)平行地安装在电机的轴上,高速地旋转(转速可达 4000 转/分)。
一束光 线经半镀银面分成相干的两路,分别沿相反方向,绕四方框架在钢盘之间走三圈,再 会合于望远镜产生干涉条纹。如果钢盘能带动其附近的以太旋转,则两路光线的时间 差会造成干涉条纹的移动。
但是,不论钢盘转速如何,钢盘正转与反转造成的条纹移动都是微不足道的。”
以太作为流体形态之一被拖曵,必不是完全拖曳,即只能部分拖曳,在于流体有流动性,必会略滞后于接触的固体表面速度,但可以无限接近完全拖曳状态。而按当下人们对流体性质的认识,流体又有粘性状态与超流体状态之分。对于以太,由于其时空尺度远小于当下人们能理解的微观质子、电子尺度,因此可确定其处于超流体状态,故其被拖曳的作用极其微小,只有如地球经过几十亿年的漫长时间积累才达到当下的同步状态,而非实验室里几个小时几天的短短时间跨度就可现实。
这就是洛奇钢盘旋转实验无结果的原因之一:以太是超流体,钢盘旋转时间相对极短,拖曳效果极低。
运动物体表面对流体的拖曳作用,传递过程必是由表面最外层原子附近的以太逐渐向远外侧的以太传递,而原子对以太的拖曳作用,除了受整体钢盘的旋转速度影响,也受原子在表面的作用距离影响,可以确认这个作用距离很小,只有几倍或几十倍的原子直径距离。原子这个直径距离对比两钢盘间以太的1英寸跨度,就如一个人对比中国东海岸与美国西海岸间的太平洋跨度。谁会认为一个人以209米(这是钢盘边端的最高切线速度)的速度在东海岸跑步,能带起太平洋中心的风?显然不能。
这也是洛奇钢盘旋转实验无结果的原因之二:钢盘拖曳作用对以太的影响范围极小,只集中在钢盘表面几个十几个原子的距离之内,无观察可能。
钢盘直径1米,周长3.14米,以4000转/分钟为例,那边沿的切线速度就是209.3米/秒,这个速度对比光速的30万公里/秒,是0.0000006976。设若两钢盘之间的以太被完全拖曳3次,入射光的波长是580纳米(注),则带来光的波长3*0.0000006976*580=0.001213纳米的偏差,这个偏差在当下高级实验室里都不一定能够观察到干涉,更何论一百年前验证以太的那个时代。
这也是洛奇钢盘旋转实验无结果的原因之三:钢盘拖曳作用的偏差极低,产生效果有限。
以上三个原因综合影响,洛奇钢盘旋转实验无结果是不能证明以太不存在的。这整个论述也说明洛奇钢盘旋转实验,是一个前提条件考虑不充分的精度很低的实验构架。
(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380~780纳米,取一个中间值580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