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能解说经典实验现象,那么一个理论就毫无价值,当然一个理论的价值不仅仅是更简单地解说经典实验现象。
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又称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奠定了原子结构理论的基础,更是后来夸克理论、元素周期表理论的所依托关键,现代质子加速器都与之有关。就以太论看来,这个实验现象是描绘基本正确的,结论却是错得很多,从而误导后来者甚深。当下那种寻找原子核内更微观粒子的实验,都是这个实验错误结论导致的浪费。
而错的根源,除了未意识到以太的存在,而不能给电荷现象解释外,更是将α粒子散射时所受力的作用的大小直接与原子核质量的大小等同,而犯了一个低级逻辑错误:其实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大小无内在充分条件关系。
要理解这个散射实验中“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大小无内在充分条件关系”,可以用子弹穿过龙卷风产生偏向来简单例证,相同体积的空气旋涡的角动量越高,对子弹的偏向也越大,但空气的质量并没有变化。
在公式上理解这一点,就是F=ma,α粒子偏向大,说明F大,而F大,则可能是m大--即物质扎堆,也可能是a大--即物质运动扎堆。实验室的人们只认为原子核中心是m大,而没有认识到原子核中心a大的可能。于是在这种判定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出现了实验结论的偏差与错误。
这也是西方物理界以静态观考查原子核的结果,他们认为原子内部的物质是不会运动的,那就会如子弹撞击铅球一样弹开。这个错误与认为中子是粒子一样是静态物质观下的产物。
以太旋涡理论下,α粒子散射,其实是一个大以太旋涡(金原子)对一个小以太旋涡(α粒子)的力的偏折现象。有些α粒子偏折大甚至反射回来,只是受到原子中心附近的以太旋涡作用力大的结果。
若将这个微观实验放大到宇观,这就是一个“时空弯曲”现象,因此这图与时空弯曲根源解说很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