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典物理说电磁波是电场与磁场交替变化,将能量传递出去,还设定电磁波是不依赖媒介的波。这其实是找不到传递媒介,无奈之下不得不作如此设定而已,而非电磁波真的必会以这种“振荡传递模式”形态存在,根源在于宇宙观出错,认识不到真空以太的存在。
现实中除了电磁波,所有普通的波如水波、声波、地震波都有媒介,何以电磁波要如此特殊?且设定电磁波没有媒介,则带来电场与磁场如何在空间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描绘问题,教科书上会给你画一个相互垂直的圈圈来显示,那其实是臆想图,仍没有说清为何一个圆(电场)会套一个圆(磁场)地无损耗地传递下去。且科学界连电场磁场的本质是什么都认识不到,就可以如此用这两者去描绘电磁波,其实是用两个不可知的因素去解释另一个不可知的事件,这非常不科学。
而以太旋涡论下,电磁波就是以太振动波,且是纵波。声波如何在空气中传递,电磁波就如何在以太中传递,两者只是时空尺度、媒介的区别。
电是导体内的以太振动波,传递到线圈后产生次生以太旋涡流,这个次生以太旋涡流的力场梯度分布被人类仪器检测到,就是磁场,磁场本质是仪器某种信号特征的定义。这种次生以太旋涡流作用范围会根据振荡线圈内振动能量的聚集而变大,衰减而缩小。作用范围变大时,就推动周边空间里的以太并产生内压,从而出现纵波传递;作用衰减缩小时,就吸引周边空间里的以太并产生负内压,也出现纵波传递,这就是电磁波。
同样,电振动波传递到电容后,在电容两极夹层空间产生以太湍流,这个以太湍流的力场梯度分布被人类仪器检测到,就是电场,电场本质也是仪器某种信号特征的定义。这种以太湍流作用范围会根据电容夹层振动能量的聚集而变大,衰减而缩小。作用范围变大时,就推动周边空间里的以太并产生内压,从而出现纵波传递;作用衰减缩小时,就吸引周边空间里的以太并产生负内压,也出现纵波传递,这也是电磁波。
振荡电路中的线圈端与电容端分别产生的变化以太涡流与变化以太湍流就如敲锣的木棒,不断“敲打”线圈与电容周边空域的以太,从而产生振动能量传递。虽然产生振动的仪器部件不同,一线圈,一电容,但传递出去的波的性质,都是一样:以太纵波。
但为何用仪器能检测出电磁波(其实是以太波)的电场与磁场属性,并由此产生“电磁场”概念?
电磁波在实验中被检测出电场与磁场属性,是电磁波的电-磁振荡传递理论的重要观察依据,道理很简单:仍是仪器,这里仪器是感应线圈,与感应电容。
电场与磁场属性是以太波与感应线圈电容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感应线圈电容的信号反应,而不是以太波的构成形态,这与上面解释的中子质量、电动势、光的横波现象等等诞生机理一致:是有仪器(感应线圈电容)参与后的瞬间产生现象。这也与人们吃糖感觉到甜一样,并不是糖带有“甜”这种存在,甜是人们去吃时糖与舌头相互作用的信号。
其它如水波(以太波)通过狭小空间(感应线圈电容)会产生水旋涡(感应磁场电场),水旋涡(感应磁场电场)并不是水波(以太波)的“部件”,而是水波(以太波)与狭小窄缝(感应线圈电容)相互作用的结果。现实生活中人们用微波炉加热食品,用食品检测出电磁波有热现象,从来不会有人说电磁波里存在“热”,何以检测出电场磁场现象,就说电磁波里存在“电场”与“磁场”属性呢?
这是静态理解物质结构的结果,西方物理界,是成也仪器,败也仪器。
如此判定,就可以知道这种所谓电磁波的“电磁振荡传递”模式是不存在的,理论上的电磁波是不存在,现实中只有以太振动纵波,当然人们仍可以称呼其为电磁波,只需知道电磁波没有电磁振荡,就如中子星没有中子一样道理即可。
西方科学界那种“随时间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两者互为因果,形成电磁场”的表述,只不过是为解释仪器检测到电磁波的电磁场现象而想象的场景,也只能归于想象。不存在所谓的电磁场,只存在随时间变化的以太湍流产生变化电场与以太纵波,与随时间变化的以太涡流产生变化磁场与以太纵波。
这也是上面判定光波不是电磁(振荡)波的分析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