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完臭氧分子形成的动态过程,可以顺便讲一下地球南北两极臭氧空洞的成因。
“臭氧层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大处,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太阳紫外线辐射大部被其吸收,从而避免紫外线过多对地球生物带来的伤害。”人们如此描绘臭氧层的作用。
西方科学界发现在南北两极各存在一个臭氧浓度比赤道上空要低得多的区域,称为臭氧空洞,担心这个臭氧空洞不断扩大,紫外线会因没有臭氧层屏蔽吸收而直接伤害到人们身体健康,于是西方科学界从化工生产、燃烧物等等方面去寻找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但并没有解决根本:停止氟化物之类的释放,臭氧空洞仍旧存在。
其它如“为何会在千里之外人迹罕见的南北两极上空形成臭氧空洞,而不是在就近使用化工燃料、氟化物最多的且人口众多的发达国家上空形成臭氧空洞”之类的问题,也是西方科学界无法解释的。
这在于西方科学界并没有找到臭氧空洞形成的内在机制,那种限制氟化物之类的举措,只是庸医乱抓药方的手段。根源在于西方科学界即认识不到地球以太旋涡的存在,又认识不到臭氧分子的次生以太旋涡结构与形成机制,这仍是西方错误物理理论延伸的结果。
说太阳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吸收,本身也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说法。不是臭氧层吸收了紫外线,而是紫外线在高空平流层被氧气分子O2里的氧原子吸收,产生氧离子,继而形成臭氧分子O3与臭氧层后参与吸收紫外线,臭氧层只是一种结果产物:
3O2 + 紫外线 = 2O3
只要是氧原子O,无论是处在臭氧O3结构里,还是处在氧气O2结构里,都能屏蔽紫外线,同分子特定形态无关,在于是氧原子O的电子连珠结构产生紫外吸收光谱作用,而非氧的特定分子结构O3产生紫外吸收光谱作用。这也是大多只要含氧原子O的化合物里比如玻璃、水,都有很好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
理顺臭氧、氧气及紫外线三者的关系,则地球南北两极形成臭氧空洞的原因很简单:
由于地球南北两极纬度最高,接受紫外线辐射量最少,相对应的此区域的氧气分子吸收紫外线后形成的臭氧分子也最少。当南半球进入冬季,南极处于极夜状态,氧气分子吸收紫外线达到最低水平,生成的臭氧量较其它月份最低,于是人们会发现臭氧空洞“扩大”;反之,南半球进入夏季,南极处于极昼状态,氧气分子吸引紫外线达到最高水平,生成的臭氧量较其它月份最高,于是人们会发现臭氧空洞“缩小”,这是南极臭氧空洞范围动态变化的内在机制。
这是南北极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之一:输入紫外线少,臭氧产量少。
地球南北两极上空,是地球以太旋涡的两个涡口所处位置,涡口每时每刻都在吸入微观以太旋涡,这个吸入作用形成寒流与极地东风,在“寒流”与“大气环流”小节描绘过这个动态过程。臭氧分子是三个氧原子O耦合结构的次生以太旋涡,有很强的涡流偏向性,即极性,于是很容易受地球南北两极涡口的以太涡流牵引而被导向地面后消散,如带电离子坠入南北极一般,于是南北两极的臭氧浓度就变得越发低。当然如氟化昂等化工分子与臭氧分子产生化学反应,也会导致臭氧变少,但这不是主体作用。
这是南北极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之二:南北两极空洞区域的臭氧时刻被清理,存留少。
南北两极的臭氧空洞,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自然现象,南北两极的以太涡口空间臭氧含量低,就如台风的涡眼空间云汽含量低,其原理几近一致。而紫外线不仅被臭氧屏蔽,也被整个大气层屏蔽,没有了臭氧,氧气也能屏蔽紫外线,人们对南北极臭氧空洞扩大后的紫外线伤害的担心是杞人忧天。自然,减少化工分子的排放与燃烧,可以极大改善空气质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还是很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