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主要依赖仪器。现代化昂贵精密的仪器,即是技术进步的体现,也是研究代价巨大的象征。
仪器的功能就是发现物质作用的形态展现出来的信号特征,但不能得到信号源本身。所有仪器运行的机制,都是仪器接收物质作用,再由仪器产生信号,最后被人们观察与分析。高端点的仪器会将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在屏幕上显示。人们分析信号特征,反推物质作用形态。若发现新的信号特征,则在已有理论中寻找答案,若找不到答案,则建立新理论来解释。
这仪器参与实验的整个物质作用链是:物质-物质作用形态-仪器-信号-意识。人们观察到的所有宇宙现象,都是仪器信号的展现,甚至连物质作用形态都不是。仪器信号是物质作用形态与仪器相互作用下的一个结果,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显像,将关系当成物质或物质作用本身,就会犯错。要理解这一点,可从日常现象来描绘:
比如人们不会将舌头(仪器)尝到的甜味(信号特征),当成糖的物质结构形态,在于这是糖物质作用于舌头的信号特征,糖分子的物质结构形态,可谓与“甜味”风牛马不相及;同样人们不会将眼睛(仪器)观察到的绿色(信号特征),当成叶子的物质结构形态,在于这是叶内物质作用于眼睛的信号特征,叶子的物质结构中,绝没有“绿色”这一形态。而当实验室中的人们将仪器信号特征当成某种物质结构形态,就会出现失误。
同时,是仪器,就必有精度。精度受困于人类的科学认识与技术水平,从而有一个阀值,即最高精度。阀值以下的信号无法认识,在于信号强度的范围由0至无穷大,而阀值必是大于0。仪器的精度永远不可能包含整个信号范围。同时,最高精度导致所有信号有一个最低强度的信号单元,导致人们观察到的所有物质作用形态,都是以是最低强度的信号为单元,表现为量子化。量子化,是仪器制约人类认识的一个具体例子。这是量子成因的物质根源:仪器。会在后面“量子成因”中专门描绘。
所有信号都是力的相互作用的强度与广度在不同时空尺度的体现,都是力场的反应。也即,有信号特征的地方,必存在力,而力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因此有一个充分关系的判定:
凡有信号的地方,必存在物质与物质作用
这个判定,本身也与物质构建出空间的判定是一致的,在于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空间。但物质未必要与仪器发生力的作用仪器。没有信号,可能是真是某种形态的物质不存在,也可能是这物质不对仪器发生力的作用而不能产生信号,将没有对仪器产生力的作用等同于没有物质存在,就范以以偏盖全的错误。而有信号,必代表有物质作用。诸如磁场、电场,电荷,本身都是信号被仪器接收,而因信号特征不同而被分别定义,其实都是力场的体现,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大小的梯度分布。西方科学界一直在为如何统一磁场、电场、电荷及引力场,即建立统一场一筹莫展,就在于他们忘了仪器运行的机制。这些磁场、电场、电荷及引力场,都是物质的形态。而这些概念代表的物质形态,具有广泛空间分布、有间隙、不可视、能产生力的作用等特征,那只有透明流体才有这一作用形态,即这些物质形态都只是超微观物质流动形态。物质=以太,这些概念代表的物质形态,都是以太流,答案很简单。
仪器不会说谎,这是依赖仪器开展研究的人们的信仰。但人没有认识本质的能力,也就不能完全正确认识仪器的信号特征。
世人将钻石当成玻璃,将金山当成铜矿是很常见的事,科学界的众研究者们只是科学领域的知识堆积地丰富一些,实验现象观察的数量多一些,数学公式的理解深一些,其它认知能力如逻辑推理能力、反思能力则未必比普通人更高。前面章节举的几个经典物理实验如莫-迈以太测定实验,α粒子的金箔散射实验,刚盘以太牵引实验等等,都是表现为借仪器观察到了实验现象,但事后的分析判定与逻辑推导出严重错误,而不能得出正确结果,导致科学研究不断走上了歧路。
又比如前面太阳光谱来确定太阳成分,导致了太阳是气体星球的错误认识,的确人们借助仪器认识到了太阳光谱,但是却没有认识到这个“发光主体”与“主要成分”之间逻辑不完备之所在,其它如阿尔法散射的结论、中子观察的结论等等都是如此,而最严重的错误是不能认识到以太的存在。如此结果是认识依赖仪器,认识又被仪器制约,因此可以说:
西方科学界,可谓成也仪器,败也仪器
这里绝不是否定仪器的作用,整个以太旋涡理论所依赖的实验现象,基本都是几百年来西方科学界的仪器运行下的实验发现与现象描绘。只是让看官明白,对现象的观察是一回事,对现象的理解与解释是另一回事,仪器不会作假,只局限于现象描绘这一块,对现象的理解与解释需要很高的罗辑推理能力、事件整合能力,而西方科学界就在这一块有极大缺陷,导致了各学科闭门造车,固步自封,最终导致相互冲突的理论建构。根源则在于时空观、世界观、宇宙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