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场及波的实质

经过几百年西方科学理论的发展与宣传,粒子、场、波这些概念深入人心。

西方科学界将物质形态归为两大类:粒子与场,将物质运动也归来两大类:运动与波动。西方科学界又将粒子分带电荷的粒子与不带电荷的粒子,如原子、电子带电荷,中子、中微子不带电荷;场则分电场、磁场、引力场、电荷、静电场等。波则分两类,如声波、地震波等有传递媒介的振动波,与如光波、电磁波等不依赖传递媒介的振动波,或分为纵波,媒介振动方向与波线程方向一致,与横波,媒介振动方向与波线程方向垂直。

这些概念的不同,如泾渭分明般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让人们以为这些概念是完全不同的物质形态或运动形态。其实这仍是人们自身的认识问题,是西方科学界在错误宇宙观上的错误理论对人们误导的结果。这些概念,本质是有同一根源:以太,也即物质。这些概念本身,其实是物质与意识相互作用后的影像反构,是仪器的信号特征在意识里的体现。已经过上面众多章节将粒子、场、波的物质作用说清楚,这里也作一个总结:

带电粒子,都是微观以太旋涡;不带电粒子,都是微观以太旋涡的振动波。

微观以太旋涡,本质是以太的圆周运动,即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不可分割的所谓叫“粒子”的实体,而只是一个稳定的物质(即以太)圆周运动在某个空域被人类仪器探测到,被当成一个实体粒子。而微观以太旋涡的振动波,是依赖以太为传递媒介的,并由于振动波的频率过高,媒介以太在波线程上的平衡位置与仪器探头接触面处冲击仪器,在仪器上显示出粒子信号特征,被误认为是粒子,这是将有粒子性当成粒子的错判。可以定性:

带电粒子的本质,都是在某一空域圆周形态禁锢的以太运动;不带电粒子的本质,都是在平衡位置上往复的以太运动。

而带电粒子又可分来寿命短粒子与寿命长粒子,两者区分是寿命短的粒子是没有内核的以太涡旋,而寿命长的粒子是有内核的以太旋涡。不带电粒子在实验中被观察到“寿命短”,则是源于波的衰减作用所致。当下原子核物理实验中观察到的千奇百怪名称的各种粒子,都可以如此归类、定性。

所有场,都是力场,是以太涡流的力的梯度分布,在仪器上表达为信号特征强度的梯度分布。

当以太涡流作用在仪器,产生信号特征,这个信号特性有强度梯度分布,又不可视,又有穿透性,能对物体发生力的作用,被人们定义为场。场的本质,是以太涡流的力场,是力的梯度分布形态。将力场当成物质,将力场的分布形态当成物质运动状态,是将物质与意识的作用关系当成事物本身的错解,是西方科学界认识不到物质作用根源并过于依赖仪器的结果。现实中人们还为流体创造出“流场”这一概念,流场,其实也是一种力场梯度分布形态。在微观领域的以太流,也有相近的力场分布形态,只是时空尺度不同,承载媒介不同,给人的感官不同。

所有波,都是纵波,都是有传递媒介的,横波是纵波的影像。

纵波与横波的区别已经在“光与波的世界”章节中详细诠释,这里就不再重复。各种纵波,是不同时空尺度里的平衡位置上往复的以太运动。

如此可知,粒子、场及波的实质,都是以太运动的显像,是不同形态的以太运动在仪器上的信号特征不同与人类感觉不同而被定义,并不是什么完全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