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可以先摘引一点西方科学界关于“真空涨落”的一般描绘:
“简明的说就是所谓真空也不是真的‘空’,而在其中充满了粒子对的产生和湮灭。可由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导出。”
“到20世纪中期以后,人们又逐渐认识到真空并非是绝对的空,那里存在着不断的涨落过程(虚粒子的产生以及随后的湮没)这种真空涨落是相互作用着的场的一种量子效应。今天,理论物理学家进一步发现,真空具有更复杂的性质。真空态代表场的基态,它是简并的,实际的真空是这些简并态中的某一特定状态。目前粒子物理中所观察到的许多对称性的破坏是真空的这种特殊‘取向’所引起的。”
由于量子理论是当下被科学界认同的主流理论,因此所有新发现现象的内涵解释,都会被冠以“量子”头衔,否则就会显得自己的理论不先进,如此又好象量子是万物的本质似的,其实不是。在“量子理论思想”小节已经阐述“量子”是光与影制约下的意识感觉,因此说真空涨落是量子效应之类的云云,也不是正确的表述。比如这上面引用的论述带来的问题之一是:场是什么?西方科学界是没能力解释的。说真空是场的基态,这种判定是用一个不可知的因素来说明现象,本质是用一种现象(场)来解释另一种现象(真空涨落)。
场,是以太运动强度的梯度分布,在仪器上表达为信号特征,内涵是物质作用与运动。任何空间都存在物质,除了用公设“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空间”来定性外,还可以用牛顿力学中关于力的定义“物质对物质的作用”作为充分条件来描绘:凡存在物质作用,必存在物质。真空有“涨落”信号,就可以很简单地判定真空存在某种物质形态即可。这种物质,就是以太。真空涨落的内涵问题,也是西方科学界否定以太后带来的困扰之一。
真空是以太空间,以太流动、涌动,就会有信号特征。真空涨落,其实就是真空以太涌动后的显像。
现实中人们在河流中常观察到水漩涡,可以通过水漩涡的形态来直观理解真空涨落的内涵:
水体空间--以太空间、真空
水--以太
水流--以太流
顺逆水漩涡--正负带电粒子
水体波动、涌动出现漩涡--真空涨落产生粒子
漩涡解体消失--粒子湮灭
这个类比,其实在中国上古时期的先哲,就已经描述,象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郭店村,郭店一号楚墓M1发掘出的竹简《太一生水》,就通过“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等等章句,用水的形象来描绘太一,即道、物质的形态。太一=物质=道。
由于真空涨落是真空以太涌动后在仪器上的信号特征,因此可以定性:
真空涨落=弥漫以太的力场梯度分布
西方现代科学体系,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以牛顿力学为基础与依托,发展到现在,将各种基础概念如力、能量、质量等等的定义篡改地面目全非,导致连这种最简单的信号是物质作用的显像也不能认识,从而更远离物质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