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物质最重要的属性之一,这一概念起源于牛顿力学,定义是“物质的多少”,单位是“千克”,是整个西方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概念之一。后经过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诞生出引力质量、惯性质量、动质量、静质量等概念。
质量的定义有两层意思:一是“多少”是数量的概念,以某一基础单元为数量1,有多少个基础单元,就有多少个数量,也就是有多大的质量。二是“物质”是同质的概念,即有相同成分或性质的事物,才有多与少的比较判定。若成分不同,就不能用多少来描绘。质量概念,其实是数量概念在物质领域的异化。千克与张、粒、桶、个等等计量单位类似,说一千克物质与说一张纸、一粒米、一桶水、一个人,都是相近理解物质多少的意思。
而所有物质的属性,都是人类意识强加于物质后的描绘,代表物质与意识间的关系,质量也是如此。现实中人们无法确定基本粒子是什么,而作为原子尺度层面的各元素原子在物体内数量巨大,也根本无法数数,因此就无法确定物质的基础单元是怎么回事,就不能描绘一个物体“有多少物质”,也即质量的本义“物质的多少”是没有计量意义的,是一个无现实操作可能的概念。
为解决物质的多少的判定,西方科学界设定一个标准物体在重力场里的受力大小为基础单元,来描绘“一个物体的物质是多少”。这个标准物体,就是国际千克原器,或某一温度、气压下的1升水。由此规范了计量物质的基础单元,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方便理解一个物体的物质是多少,即引力质量。引力质量的数据,其实是一个物体与国际千克原器在重力场中受力大小的比例关系。也即,现实中人们测得的质量是千克力的比例倍数,比如说一个物体是5千克,它的意思是“此物体在重力场中所受的力是国际千克原器或1升标准水在重力场中的所受力的5倍”。
虽然可以通过引力质量来理解物质多少,但这一用引力质量代替质量本义的设定包含一个严重的逻辑问题:受力的大小与物质的多少,并无完全正相关联系。若将受力的大小=物质的多少,在很多情况下会产生错误,比如不是同一元素原子构成,但引力质量相等的物体,其实是不是能说两者含有相同的物质(以太);又如“阿尔法散射实验批判”小节提到的力与质量的逻辑错误导致了原子结构的错误定性,并误导整个现代科学理论体系。
比如上面这一5千克物体的例子中,这5千克物体内所含的物质多少,是否刚好是国际千克原器、1升标准水所含的物质(以太)数量的5倍之多,则完全不可知,自然,人们只能相信或当成就是5倍之多。日常中这样用一般不会用问题,但若物体重量过大,还是有影响的,比如一箱货物在靠近高纬度的地方称重,会比靠近赤道的地方称重,会有明显的可观察的略大的偏差,若将这种偏差认为是货物的物质损失就会错了。
由此也可知,现实科学界中代入各种与质量相关的物理公式中计数的质量,是力的大小,而非物质的多少,无论是F=ma中的质量,还是E=mc^2中的质量均是如此。这也是质能公式得以成立的内因。
而引力是以太旋涡的向心力,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各自包含的微观以太旋涡的角速度、角动量、半径距离相关,唯独与以太旋涡中含有多少物质(以太)无绝对正相关。引力质量,在地球表面环境里,表现为一个微观以太旋涡堆积体(物体)在一个大以太旋涡(地球)中的向心力大小。因此引力质量与双方以太旋涡的角速度、角运动、半径距离有关。
与“质量”概念正相关的是物体的“密度”概念,密度是一个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现实中人们用的质量数据,其实是物体在地球上的所受引力大小,于是可知密度是一个物体内部单位空间内的以太旋涡的角速度、角动量大小的体现,也即:
密度是单位空间里以太运动的度量
这也是相同体积的两个物体,密度大的物体质量大,同时蕴含的能量高的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