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岛链

翻开地球地形图,可以看到太平洋周边存在很多弧形岛链,如琉球群岛岛链、阿留申群岛岛链。这些弧形岛链,在板块理论里被认为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面,亚欧板块边缘隆起形成的”。板块理论从来没有就这种“俯冲、隆起”的动力源作一个合理解释,因此这种观点,只是人们根据板块理论与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硬凑出来的牵强解释。这里参照青藏高原的成因分析,也可附带分析这种弧形岛链的内在形成机制。

地壳是地幔熔浆高温与太空低温平衡后固态结构。地幔熔浆在不同地球时期,产生类似塔里木盆地火山口喷发后的熔岩溢流形态,凝固后出现如千层饼般的新旧地壳一层一层覆盖结构。新地壳覆盖在旧地壳上面,产生“板块俯冲”、“板块边缘隆起”这种本末倒置的认识。

在新地壳刚处于熔浆溢流状态时,熔浆是以水平面铺开形态向四周呈弧面扩散的,主要方向一般是从两极向赤道方向扩散。这一扩散过程,是熔浆前后推进的过程,也是熔浆逐渐冷却的过程。这前后推进与逐渐冷却共同作用下,会带来一个效果,即先前喷发出的熔浆处于溢流面的最边缘,由于暴露在空气中时间最长,于是温度相对最低并最先冷凝为固体,即硬度很高的花刚石。如此,先冷凝成固体的边缘熔浆,会对后面溢流过来的熔浆产生阻挡作用,如脸盆盆壁将水兜住一般,边缘处熔浆冷凝成固态,将后来推进的熔浆兜住,结果就是处于边缘偏向里面一点的半固态熔浆,在后面不断涌来的熔浆推进挤压作用下,向上隆起,并在隆起的过程中不断冷却,凝固后形成熔浆溢流结束时的最高峰。这些最高峰,其实就是熔浆之海的凝固岩波的波峰。

于是人们能观察到由这些边缘熔浆冷凝之后的高原地貌形态,就是一条弧形的凸起结构,边缘有最高峰依次矗立,犹如一条长链,高原中间区域相对平坦。青藏高原的喜玛拉雅山脉、中国南方山地的武夷山脉都是如此形态,其它如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北美洲的洛矶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也是如此。这才是“板块边缘隆起”的物质作用实质。

这种熔浆之海冷凝后的高原初始形态,一般是轻质玄武岩浮在上层,重质花刚岩作为基座处于中下层。随着地球水成分不断增多与新熔浆陆续覆盖,最先形成的高原变成低洼地并被水体逐渐填充,化为大海海床。海水侵蚀这些高原上层的固体物质,高原表层玄武岩最先也最易被侵蚀,高原中下层花刚岩最后也最难被侵蚀,高原中间低地被侵蚀时间最早,高原边缘高地被侵蚀时间最晚,结果就是整个高原逐渐被海水浸漫削薄,逐渐消失,最终只剩下边缘最坚固最难被侵蚀的以花刚岩为主体的如琉球群岛、阿留申群岛等弧形岛链。象东南亚的马来群岛及周边小岛,加勒比海附近的西印度群岛,都是这种旧地壳表面的高原被海水侵蚀之后的过渡形态与残留痕迹。可以想象,地球再经过亿万年,海水若漫过并侵蚀南方山地、青藏高原后,后人会看到武夷岛链,喜玛拉雅岛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