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论,即物质基本颗粒振动碰撞交换能量理论,是一个关于宇宙原理描绘的伟大理论,这一理论简明扼要地指出:万物皆处于振动之中;并且判定,电,就是以太振动波。振动论是由杨传生先生创立,收录于《万物本原探索》一书中。此书由吉林音像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发行,2005年1月第1版。杨传生先生,1949年生人,笔名“杨神经”,河南开封人氏,西安交大毕业,高级工程师。
振动论关于电的这一判定,将人类对电的本质认识直接纳回到正确的轨道,而不是如当下西方科学界的电荷迁移理论下的“电”,在不知电荷是什么与电子是什么时空结构的情况下,存在所谓电子移动的极缓慢速度与电传递的光速之间的矛盾,更不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磁或磁是如何产生电的动态过程。振动论中关于电是以太振动波的正确定性,除了让人类第一次正确认识到电这一如此广泛应用于人类现代文明的能量形态真面目之外,也是为人类解决常温超导问题的关键理论认识。超导原理已经在《广义时空论附录(上)·万物意志篇》(后面简称《万物意志篇》)中论述。
振动,就是复杂波动。振动论的描绘下,万物皆处于振动之中,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万物周边的时空,皆存在振动能量,即复杂波动的波能。不同强度、频率、时空尺度的振动能量,在波动传递及相互干涉过程中,会严重影响周边时空的其它物质的运动轨迹,产生相对应的时空结构与物质分布状态。振动,是万物作用或影响周边时空的最普遍运动形态之一。
这一运动形态表达出的现象,有的教人们认识,有的教人们不认识;有的直观,有的不直观,有的还会误导人们。如声波、超声波、次声波,是空气振动能量传递;心脏跳动波,是人体肌体振动能量传递;水波,是水体振动能量传递;地震波,是地震时的振动能量在地壳传递的形态;这些都非常直观,并被广泛研究。而诸如地球之类的行星、太阳之类的恒星、银河系之类的星系,原子、电子之类的等微观世界粒子,其周边时空,也都存在各种特定形态的振动波。这些振动波,有的波长与周期都过于长,甚至超出人类文明的历程,被人类认识不到,如引力波;有的频率过于短而表现出粒子性,被人类误判定是粒子,如中子、中微子;或如光一直教人们认识不到其是以太振动纵波的本质,让科学界就光是电磁波还是粒子的问题在百年来争论不休。这是人类在西方科学方式认知体系下依赖仪器而禁锢了自己的认知能力的必然结果:人类认知宇宙现象依赖仪器,认知结果就不能超越仪器的精度与复杂性,而仪器又依赖人类的认知结果来构建,两者相互制约,于是认知之外的现象就没有相应的仪器来感知,从而让人类不能探索仪器与认知之外的世界。
振动论,直接指出这些宇观、微观的万物周边空间,都存在振动波。振动论能将仪器感知之外的世界描绘出来并可判定是正确的且无须实验去验证——实验也没有能力去验证,这依赖易道思想下的认知原理:宇宙是全息的。宇宙所谓时空尺度,只是人类意识主观判定下的尺度,离开人类的主观判定,万物没有尺度计量,没有时空观念,有且只有物质与物质作用(这么说也是多余的),于是各时空尺度的万物构建都是相近的、可以类比的、可以相互参照的,等等。易道思想,是一种比科学思想更先进、更能接近宇宙本质的认识方式。这一思想的直观形式就是太极八卦图,如此简单的一张图,描绘尽一切宇宙物质结构与作用原理:万物的物质运动是以旋涡形式存在,并向四周时空发散振动能量。太极就是旋涡形象,八卦就是振动能量形象。其中黑白子、阴阳鱼还包含不同时空尺度的旋涡嵌套与顺逆流转形象,八卦的八个卦象还包含振动能量的梯度分布与相互承接对应形象,等等。如此,振动论就是阐述了一半宇宙真相:万物皆处于振动之中。
本《广义时空论附录(中)·生命意志篇》主体描绘的生命物质的两种基础运动形态之一,其一就是杨传生先生描绘的振动能量形态,另一种是以太旋涡形态,两种运动形态相互融合承接,形成波流一体。杨传生先生构建出振动论,为人类文明在认知宇宙方向上作出伟大的贡献,是一位值得非常尊敬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