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结构简介

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元,最早通过光学显微镜被发现,后来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其更高精度的亚显微结构。这里对其一般结构作个简单介绍,作为后面全新描绘与论述的参考,更详细丰富的细胞结构及相关发现历史等知识,读者可以自行翻阅相关书籍。

现代生命科学理论里,细胞被分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结构主体,分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细胞膜。细胞器又分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液泡、溶酶体、微丝微管等等。这些细胞器有不同的亚显微结构,可以完成特定的功能,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单元。细胞核又分核膜、染色质、核液和核仁四部分,是存储遗传物质,控制细胞内部生化合成和代谢,决定细胞或生命体的性状表现的重要结构。

原核细胞是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没有核膜且不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的细胞。其主要特征是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也没有相应的核仁,只有拟核。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膜,成分与真核细胞有所不同,且细胞体积较小,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在生物学界被认为是进化地位较低的细胞形态。

无论是光学显微镜还是电子显微镜,虽然对发现细胞细微结构做出重大贡献,并拓展了人们对生命基本单元的直观认识,但处于显微镜精度阀值之下的更精微的运动形态却是这些现代仪器也捉襟见肘的,这就是科学仪器的弊端:依赖仪器得到表象描绘,又被仪器精度所制约无法更深入认识。借现代技术制造出更高精度的仪器虽能不断探究生命物质更细腻的结构,但更高精度最终会达到人类制造能力的极限,如此科学发展就举步维艰,这也是当下生命科学认知虽然在电子显微镜下得到更好的发展,却也是人类对基因控制、癌症治疗等核心问题无法根本认识与解决的根源。

要认识生命科学,特别是细胞层面及以下精度的物质运动机制,是不能完全依赖西方科学这种停留在光与影表象下的观察与分析,而是必须要借用东方易道思想来完善这一认知过程。这种东方易道思想的核心原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现代话说就是物质是一元的,物质是运动的,人们观察到的只是表象而非实质。这核心原则是通过以太波流一体概念来解析解构细胞层面及以下精度未被现代科学所认识的物质运动形态与作用机制,如此来基本解决现代生命科学关于细胞复制、基因表达、癌症机理与治理等等相关的问题。

由于本书是以以太论下的全新机制来论述细胞与生命运动形态,因此会大量引用经典生命科学的理论与概念,以用作批判及否定的参照,但对实验室中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的细胞结构与生命现象则完全保留,在于西方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大多是错的,而实验观察现象则是客观的。

下面先通过各细胞器的以太波流一体描绘来展开说明,首先从最重要的中心体与中心粒的未被现代科学发现的能量振动与物质流动形态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