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解析一下气是什么。气,是先天一炁的“炁”的简写。先天一炁被认为是万物本源,又称为元气。而学习过道德经的人们都知晓,老子说道才是万物本源,因此两者是一个等号关系,即炁=道,或炁=道动。炁,就是道在运行流动。道,在道德经又叫先天混成之物。因此炁,也就是先天混成之物在运行运动。炁与道,是上古与古代不同人对同一宇宙本源的定义。而今天的接受科学理念的人们,说物质才是物体的本质,万物的变化其实是物质在运动。大家都是说本源与本质,因此炁,也就是物质运动。炁、道与物质,是不同时代的不同人对同一宇宙本源的定义。对宇宙本源的研究,并不是华夏族的专利,而是世界各族人们、古往今来的人们都在研究,只是名称不同,从而让人们忘了其实是一回事。炁的名称还有很多,如太一,泰一,太乙、以太、青气,梵,等等。由此也可知,炁并不是人们以为的一个高大上的玄乎其玄的不可明状的东西,它就是你我房前屋后存在的、左手右手可触的很普通的物体。认识不到这一点的人,全是在背书而不联系实践的,也是没有一个得道的。
炁=道动=物质运动
举一些例子:一块石头,摆在地上非常普通,它内部就是有一小团炁在流转,只有由于这石头显现出特定的光影、质感、硬度、体积等等属性后,才被意识定义为石头。一台电视,放在家里也很常见,其内部也是有一团炁在流转,也只是由于这电视显现出特定的屏幕、结构、材质等等属性后,才被意识定义为电视。一个行星,甚是巨大,其内部仍是有一大团炁在流转,也只是由于显现出宇空尺度、固态、自转公转等等属性后,才被意识定义为行星。一团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其内部依旧是有一团炁在流转,只是由于动起来有风的感觉、可呼吸等等属性而被定义为空气。其它微观如分子原子电子,宇观如星系银河太阳,不可见如磁场电场引力场,有生命形态如细胞动物植物等等,全都是有一团炁在内部流转,又因各自炁的流转形态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感觉而被意识定义。
你坐在汽车里,就是坐在一团炁里,你躺在床上,就是躺在一团炁上,你吃一个苹果,就是在吃一团炁,如此这般。当然现代物理说石头、电视、星体,都是由碳、钙、氧、铁等等元素原子化合而成,这只是停留在原子空间尺度的粗浅认知,尺度远远小于原子、电子层次的区域,也是有客观存在的,这就是炁。人们若仍是难以理解炁这一概念,可以想象将空气分子、水分子再微缩个亿万倍后构成流体的样子,差不多就是炁的样子,当然这么形容只是为了人们好直观想象理解,而不代表炁就是这样子的。用炁这一概念,也可以统一物理学,建立统一场论,比如电荷、磁场、引力场分别只是炁在微观、宏观、宇观的力场梯度分布;也可以解析中医、玄学背后的阴阳五行等基础概念,比如炁敛为阴,炁发为阳,炁急去为金行,炁急来为火行,等等,这里不展开论述。
炁,其实是如此的普通常见,却教人们千百年来认识不了,就在于绝大多数人们都被意识反构出的感觉所迷惑,困惑在光与影、形与状的幻象中不能自拔后被误导。以为石头与电视机完全不同,就如以为冰与水完全不同一样错误。前两者成分都是炁,后两者成分都是水分子。当然水分子也是炁的一种显象。因此老子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就是提示修道要将各种意识幻生出来的虚头巴脑的东西尽量损去除去,去得越干净,心身就与道越接近。
鱼问:水在哪里?人问:炁在哪里?
现代科学对物质划分有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等等,在玄学上,炁也存在分类,比如阴阳之炁、五行之炁。阴炁就是向内收敛状态的炁,宏观上表现为一个稳定的能吸收各类物质的炁旋涡形态;阳炁就是向外发散状态的炁,宏观上表现为向四周发散的振动能量辐射形态。五行之炁,就是金炁、木炁、水炁、火炁、土炁。这五种形态的炁,仍是通过流转形态加以区分的。
金炁,是阴炁中强烈收敛的炁流转形态
木炁,是阳炁中缓慢发散的炁流转形态
水炁,是阴炁中缓慢收敛的炁流转形态
火炁,是阳炁中强烈发散的炁流转形态
土炁,是不收敛也不发散的炁流转形态
由上面定义可知,金炁、水炁归属于阴炁,木炁、火炁归于阳炁,土炁是阴阳两炁相互中和的状态。炁的分类还有很多种,这里稍了解一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