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完青藏高原形成的实质,可以顺带分析一下黄土高原的成因:是小行星撞击地表后,尾锥方向激起的粉尘覆盖后的地貌形态。再经过千百万年的雨水冲刷、风蚀日侵环境变迁、人类植被破坏及其它复杂历史因素,形成今天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地貌。
而塔里木盆地周边其它地方激起的粉尘,则被涌出的巨量岩浆淹没而消除黄土特征。当然在略远一些的中亚地区仍能找到细小的粉尘覆盖层。
再看看地质界的发现:“近二三十年,更多的科学家赞同黄土风成学说。因为经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距离蒙古、中亚和我国西北一带的荒漠越远,黄土的颗粒越细;自西北向东南呈现出戈壁、沙漠、砂黄土、黄土、粘黄土的带状分布规律,而每一个带的矿物成分与荒漠地区砂砾的矿物成分完全一致,但与当地的岩石成分迥然不同;黄土无选择地覆盖在黄土高原的山岭上,且厚度也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变薄;在黄土中还发现干旱草原型的陆生动植物化石等。”
“风成说”,黄土高原成因的确可算“风成”,这里是小行星撞击后尾锥激起的狂风激射。不过地质界应是不会这么理解的,因为他们连塔里木盆地是小行星撞击坑这个地质现象都没发现,因此很可能理解为“风吹日晒,绵延几百万几千万年的风吹而成”,就如塔里木沙漠里的风吹动沙子一样。这带来的问题是哪来这么稳定的风与哪来这么多的黄土可被风来输送,并局限在黄土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因此说风成说其实是不符合地质演变过程的。
不过,地质界的地质发现与这里的黄土高原粉尘覆盖成因一说是契合的:
黄土高原是粉尘喷射覆盖后的地貌形态,因此会出现“距离蒙古、中亚和我国西北一带的荒漠越远,黄土的颗粒越细”,在于以触地点与翻滚轨道为中心带,粉尘向四周扩散,距离越远,扩散的颗粒就越细。在尾锥压擦印痕方位,这种扩散其实是以扇形自内向外激射出去的,也就是“带状分布规律”,这带状分布形态其实是粉尘颗粒的“等势面”。
同时出现“每一个带的矿物成分与荒漠地区砂砾的矿物成分完全一致,但与当地的岩石成分迥然不同”的现象。在于粉尘成分是撞击点与翻滚轨道上的尘土瞬间激起过去的,并很可能携带小行星的成分,是外来户,而与当地的岩石的成分不同,两者不是同一时期的地质产物。
在阿拉善盟区域,粉尘以撞击触地点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粉尘降落后必是一个中间厚四边薄、中心颗粒大外围颗粒细小的梯度分布。于是在黄土高原一带,主要分布形态是自小行星撞击时触地位置向远撞击点的方位逐渐减少,也就是发现的“厚度也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变薄”。
由于粉尘瞬间覆盖了当地的动植物,于是有“黄土中还发现干旱草原型的陆生动植物化石等。”这也说明黄土高原所处陆地在未被粉尘覆盖之前,是干旱草原型地貌。
黄土高原及青藏高原的形成描绘与小行星撞击地球形成塔里木盆地,是相互印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