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点物理知识的人都知道核聚变过程:两个轻核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重核,同时放出能量。当下人类探讨的核聚变技术构架,都是在构建一个装置,以期将两个轻核聚在一起合成一个重核。常见的有这么几种:
1、氢弹:居家旅行防偷防抢之必备良物,杀人越货攻城掠地之超级大杀器,可惜,威力太大不可控。
2、托卡马克: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为世界瞩目,耗资百亿霉钞,仍是娇贵不能高效有效实现放能。本人以前根据托卡马克的环形结构直接判定内壁腐蚀是大问题,一查询,还真如此。
3、激光核聚变:这个本人没有详细了解过,不过单看名词就可推导功率效率不高,因为激光作用面积极小才能产生极高温,且目前大型激光器的电光转化效率极低。
由于这些核装置的研究与问题所在,已几乎被人们挖透,因此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有兴趣的看官可以自己去翻阅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即可。
这里简述一种全新理念下的全新核聚变构架。
还有这里不探讨,打算用书本知识来反驳本人的话,那可能本人是不会回应的。一个观念的传递,总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能接受的人自可接受,不能接受的人自不可接受。
“两个轻核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重核,同时放出能量。”这是人类对核聚变认识的简略描述,就从这里开始。人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简单地将两个轻核聚在一起的问题。无论增加激光功率,还是增加核子动能,都是为了解决这个“将两个轻核聚在一起的问题。”
毛主席:全力去找出它的主要矛盾。
为将两个轻核聚在一起,就是要克服轻核间的电荷斥力问题。当下物理学,并没有解释电荷成因,为何有正负之分,为何能相互吸引等等,而是将电荷当成核子的一个天然属性,因此关于电荷的探讨也没有更多的理论解构。本质上可控核聚变的问题,也是这些基础理论不完善的体现,这里暂不解构电荷是怎么回事。
增加激光功率,或增加核子动能,可实现“将两个轻核聚在一起的问题”,而实现“将两个轻核聚在一起的问题”,则不一定要增加激光功率,也不一定要增加核子动能,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关系。
人类之所以对可控核聚变举步维艰,不在于对核聚变的认识有偏差,而在于对核聚变装置的构架方式有问题。“将两个轻核聚在一起的问题。”则不一定要增加激光功率,不一定要增加核子动能。
那还有其它什么方式?当然有,那就是压力。
想象两只手掌用力将两个鸡蛋压在一起,人们可以看到蛋浆四迸:这是鸡蛋层面的核聚变。显然,将两个轻核聚在一起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压力来实现克服电荷斥力。自然,这个压力是如此之巨大,当下世界上那个最大的8万吨水压机的压力,也只是给原子核挠痒痒。
想来实验室里研究可控核聚变的人们,肯定想过这个压力方案,只是由于找不到提供如此巨大压力的方式,于是只能转战研究“托克马克”之类的装置,可控核聚变歧路由此开始。
那如何在当下人类科技条件下实现如此巨大压力?其实有一个方式:
那就是:旋涡运动
那就是:旋涡运动
那就是:旋涡运动
这个认识是如此重要,本人特意写三遍。其实旋涡运动在自然中极为普遍,无论是水漩涡,台风龙卷风,还是银河系太阳系,以及电子绕原子核运动,都是一种旋涡运动。物理实验室的人们想不到这个方式,仍在于对这些宇宙运动现象的本质认识有偏差导致。
直观感受一下壮观的宇宙旋涡运动:星系旋涡
旋涡运动中,存在向心力、离心现象、圆周运动等等一般物理概念,这有点初高中物理知识的人们都会懂,不再赘述。这里略分析一下核聚变若采用这种旋涡方式,则是如何来通过增加压力,以使两个轻核如何克服库仑斥力,从而达到核聚变所需的距离。
旋涡运动的特性之一物体由向心力保证其圆周运动,即
F=mv2/R,或 F=mω2*R,
而轻核在旋涡运动中,其核子之间的库仑斥力,是与其向心力保持平衡的,从而保证其圆周运动,即
F=K*Q2/r2
通过这种认识,即可将向心力与库仑斥力划等号:
mω2*R=K*Q2/r2
令R=1,由此可得r=C/ω,C=(K*Q2/m)1/2,
这个结果说明在旋涡半径R固定的情况下,核聚变所需求的两氘/氚粒子的最小距离r只与这个旋涡的角速度ω成反比。(K、Q、m在当下实验观察中,都有具体的数值,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常数,故可用C来表示)。提供足够的角速度使得两粒子距离r小于生成核聚变的距离,也就可克服电荷斥力,从而可实现核聚变。这个角速度的数量级可能在10的7次方或更高,即百千万转以上每秒的角速度。
想来看官们会被这么高的角速度吓倒,似乎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实现这么高的角速度,相对当下的这种几亿度高温及托克马克装置,是很简单的事,因这里只讲可控核聚变的原理,技术性的构架就不讨论。当然这里只是提供一种思路,更完善及复杂的方式要用微积分方式来描绘这个复杂旋涡,但那是学术论文及研究生博士的工作了,不是本人能力所及的。
整个新可控核聚变的原理描绘为一句话就是:
通过电场与磁场产生超高速等离子旋涡体,使旋涡中心等离子的电场斥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从而产生核聚变。
这个核聚变模式中,就没有内壁腐蚀问题。
说说核聚变能量如何释放与接收:
当这个等离子旋涡体内产生核聚变,首先必发生在旋涡中心区域的涡眼边缘上,在于涡眼的边缘首先达到向心力与电荷斥力的平衡。核聚变发生,释放的能量以粒子动能与波辐射的形态向四周扩散。但由于旋涡体运动的存在,向旋涡平面扩散的能量会被旋涡运动所屏蔽,聚变能量重新融入旋涡运动中,而向旋涡两轴通道扩散的能量会毫无阻碍的逸出,在两轴位置放一个辐射能接受装置即可接收核聚变能量,可控核聚变原理就是这么简单。
看似高深的科技,基础理论都很简单的,不简单的是“认识到这个基础”。
以上是起子,开胃菜!
授人以鱼好,还是授人以渔好?对许多人来说是两难选择。其实有第三种选择:即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最好。下面说说的是如何才能认识到这个基础,有缘者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