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定律在现实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及数学几何的抽像知识诸如物理公式、质点模型等的传递,“力”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常让人们忽略了力其实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这一现象的表述,并使“力”成为一个超然存在的独立体。人们常忘了有力存在的地方必是有两种以上的物质形态在相互作用,也即力是证明物质存在的充分条件。后产生诸如磁场、电场、引力场之类的看似玄幻其实是力的梯度分布现象的概念,导致人们困惑磁场、电场、引力场又是什么形式的存在,或归结暗物质、暗能量的作用,等等,进而在物质形态领域,产生场与粒子两种并列存在看似毫无直接关系的基础存在。当物理理论被磁场、电场、引力场这些概念阻碍继续拓展时,科学研究也就停滞不前。其实都很简单:这些事物的本质都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是宏观、微观、宇观的力的梯度分布,只是背后的物质形态不可见而已。
现实中人们探测力的大小,是通过物质作用于仪器,产生的信号特征的强弱来确定的,如通过1公斤重的物体在重力场中所受加速度是9.8米/秒这一物体的空间、时间的关系来确定的,进而来确定9.8牛顿的力的大小,并由此拓展出弹簧称、天平等等测量仪器的应用。或通过弹簧称之类的测量仪器拉一个物体得到加速度,进而确定力的大小。由这个力的大小确定过程可知,力,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形态,只是一种抽象概念。真正的作用形态是一种物质运动时,对另一种物质产生接触作用,这一物质作用关系中,测量之前存在的物质运动比力更根本。虽然力的定义就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但这个定义只是结果描绘,而不是事实根源,是人们看到物质对物质的作用现象,而总结出力这一抽象概念。说力是物质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本末倒置的说法。
在牛顿力学第二定律中,用公式F=ma 来计量力的大小,这仍只是用加速度a这种运动现象来计量力F的大小,只有计量意义而无根源理解意义,在于加速度不能诠释力的内涵。在宏观尺度,人们还有用动量传递及守恒关系来理解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用公式m1·v1+m2·v2=(m1+m2)·v来表达,这是比力F这一概念要更基础更符合物质实际相互作用的表达方式,在于物质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宏观尺度下的逻辑线是“物质A运动—>接触物质B—>物质A与B状态发生改变—>人们提出‘力’这一概念”,这才是力这一概念诞生的逻辑:先有运动,后才有力。
牛顿力学又用公式p=m·v,p=F·t来给力与动量变化之间建立关系。这条公式的准确写法是F=p/t。如此写法才能体现在宏观尺度上,运动物质在动量传递后诞生力这一概念的逻辑:运动是因,力是果。而p=F·t只有计量意义,且搞混了力与动量之间的前后因果关系。由公式F=p/t也可知,力只是物质间动量传递与变化在时间上的抽象诠释:
力的实质,是动量传递效率
物质对物质的作用,宏观上表达为物质运动、位移、形变等等现象。这些现象又是源于什么,或人们问为何物质对物质发生作用,经常回答是“有外力作用”。其实外力仍是物质对物质作用的抽象表述,这是用问题来回答问题的错误逻辑过程。这些现象源于什么无法明确认知,在于牛顿力学采取的是有质量无体积的质点模型,来描绘客观中有体积、有结构强度的物体,从而产生了偏差甚至错误。质点模型,虽然简约了表述,也带来了失真,也就不能充分反映有体积、有结构强度的物体,在物质相互作用时更深层次的内在变化与运动状态。
由上面小节分析可知,宏观物体是以太波流一体的时空结构在意识里的影像反构,其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归结于以太层次的变化。宏观上物体的运动、位移、形变等等状态变化,是物体内部空间的以太处在波流一体状态时,在外生场涡与内生场涡的持续作用与融合下,从以太层次扩散到原子层次,再扩散到宏观的物体层次,而表达出的现象。无论是原子还是宏观的物体,都只是以太的显像,唯以太层次的以太波流变化,才是导致宏观物体的形状、位移等状态发生变化的根本。即便是比力F更基础的动量p,也只是宏观现象的总结,无法确认动量p又是源于什么。牛顿力学用力与运动来描绘宏观物体的状态改变,在没有认识到“以太才是物体的根本”这一前提下,只是停留在光与影的表象描绘,导致整个理论体系是不完备的,本章的众多小节都在弥补这一完备性。这也是整个科学界用实验研究的弊端的体现:
实验观察只能得到表象描绘,不能得到实质诠释
因此人们无法直观想象“力”是一种怎样的具体存在,或者说无法直观想象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时,这种作用在物体内部空间,是如何一个动态的可直观理解的导致双方状态改变的过程,等等。作者已经在“力·物质作用的实质”小节描绘了物体内部空间状态改变源于物体之间在以太层面的波动传递,但在以太层面这是无法计量波动的频率、速度等等运动属性的数据大小的,因此这种描绘只有定性意义,无定量操作可能。一如牛顿对质量的定义是“物质的多少”无法在微观层面确定多少是怎么个多少法。
那如何定量描绘这种有空间结构的物体之间在以太尺度的作用关系?
对此作者引入一个物理学已存在但未被深入探究的概念:“势”。“势”这一字,国人习以为常并有众多词汇,如人多势众,气势汹汹,势如破竹,或形势、大势、顺势等等,但对势是一种怎样的具体存在,也是模棱两可,对“势”这一概念有一种即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物理学中也有等势面、势能等与“势”相关的名词。本小节也是在给“势”作一个具体形象的描绘。势的经典物理学意义下的定义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及“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这种表述仍只是在宏观现象层面的表述。这里作者对“势”作一个以太层面的定义:
势是以太波流一体状态的量度
以太波流一体,又简称为“气”,所以势,也是气的势,即气势。以太波流一体会向四周扩散,传递流动与波动能量,其整体状态表达为势。势描绘以太波流一体状态,就如温度量度物体原子热运动,两者可以类比理解:
气势——温度
以太波动与流动——原子热振动与位移偏差
作者用符号来表示“势”,音意皆同“和”,读音为[hé],符号为“场涡对冲后相互融合”的形象。
势是比力、动量更基础的物质状态描绘。物质间的作用,都是先有物体在以太层次的势的变化,才有这个物体整体空间运动的趋向,再在宏观上表现为物体的状态改变与动量大小计量,最后才有力的概念表述与计量。不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才叫势,而是势让一切事物表现出趋向,人们才观察到运动,再抽象出“力”。
以一个静止的物体B受一个运动的物体A作用为例。物体B受物体A作用时,在物体B内部空间,产生以作用点为涡心的外生场涡的传递。物体B内部空间的外生场涡扩散的任何一个时空点的以太,都存在沿外生场涡波动方向运动的趋向。如此,整个外生场涡影响区域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是为动势,即趋向运动的状态。而物体内部空间原本就存在内生场涡,其扩散的任何一个时空点的以太,也都存在沿内生场涡波动方向运动的趋向。如此,整个内生场涡影响区域的以太波流状态,是为静势,即趋向原来的状态。
动势中的动,不止是运动的意思,也是指从原运动状态变为新的运动状态;静势中的静,也不止是静止的意思,也是指与静止相类似的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意思。而物体空间内的以太,一直在流转与波动,从来没有过真正的静止,其流转与波动状态,只有保持原来运动形态与改变为新的运动形态的区别,这种保持与改变,是由势的作用所致,进而导致宏观物体运动状态的保持或改变。
物体B内部的任何一个时空点的以太,都分别受外生场涡与内生场涡的牵引,表达为运动趋向,是为势。这外生场涡与内生场涡的对抗,就是势的对抗。这种对抗,除了对物体空间内的以太状态产生影响,应对抗的时间持续,及不同时空点的扩散速度、强度不同,在宏观上表达为物体空间结构状态开始改变。这种对抗,也分别是动势与静势的此消彼涨过程。当这种对抗达到一个平衡均值状态后,就表达为整个物体空间的以太,获得一个新的稳定的波流一体状态,宏观上表达为物体整体运动状态开始改变。
物体B受物体A碰撞的瞬间,以B物体为分析对象,B物体内的外生场涡在其空间传递,并与B物体的内生场涡产生对抗与融合,表达为物体A的势在物体A内部扩散。物体B的任何一个时空点的以太状态改变,都存在势对抗后的趋向改变。设定外生场涡牵引下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为1,内生场涡牵引下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为2,其任何一个时空点为dV,相互对抗时这一时空点的以太状态改变量是:
Δ=(1-2)
这个状态改变量Δ,是为势差,表达为这一时空点以太开始从原先的状态改变为新的状态,也即产生运动状态改变,其改变的运动的量dp,由这个时空点的势差所在的范围,即容积dV来计量的,即:
dp=(1-2)·dV
对于一个宏观的有体积V的物体来说,其宏观的动量p的大小,在势差时,是由上面这条公式的积分形式获得:
p=·V
这就是势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这一条公式,是物质相互作用时,在以太层面的物质状态与宏观层面的运动现象之间的最基础联系式,也反映了运动的实质:
运动,是势在空间的分布
上面描绘的是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受力物体B内部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势,与宏观运动之间的关系,而物体间相互作用,施力物体A内部也存在势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分析的过程与上面一致,不再赘述。如此也可将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A与物体B当成一个系统分析,会在整个系统中表达出双方各自的势的变化。设物体A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为势1,体积为V1,质量为m1;物体B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为势2,体积为V2,质量为m2,那么整个系统的以太波流一体状态为势,是如下:
1·V1+2·V2=·(V1+V2)
势,是两个物体在以太层面相互作用后,不再继续相互作用时的整体以太波流一体的状态,称为均势。
均势之下,在宏观上表达为两物体接触面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如此物体A与物体B保持相对静止或匀速,且双方都没有运动状态变化,这个描绘与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m1+m2)·v是一致的。
宏观物质的运动量的大小,是由物体空间内的势的对比,即势差来决定的。并可由这条基础联系式,通过牛顿力学的公式群,来建立势与众多宏观物理量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力、质量、能量、压强等等宏观现象间的映射联系。
如:F=p/t —> F=·V/t,如此可以准确地表述力F的内涵:
力,是势在空间分布的效率
如:E=p·v/2 —> E=·V·v/2,如此可以准确表述能量E的内涵:
能量,是势在空间传递的速率
又如:p=mv=ρV·v=·V—>=ρ·v,在宏观上的计量,势的大小是物体密度ρ与速度v的乘积,反映在以太波流一体上,物体密度由以太波动来体现,波动频率越高,密度越大,物体速度由以太流动来体现,流动速度越大,运动速度越大。
由牛顿三大定律的修正,与势的原理初探,可以总结出以太旋涡理论下的物质变化三定律:
一、以太随时处于波动与流动状态。表达在宏观上,任何时刻物体都处于运动状态改变之中
二、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由内部空间势对抗后的势差来决定的。势差的大小与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表达式:dP=·dV
三、物质相互作用是势的对抗的过程,势的对比时刻都在发生变化。表达式为:1·V1+2·V2=·(V1+V2),1=/=2
可能读者会疑问,这引入“势”这一概念有什么用?
虽然现实中人们用牛顿力学的“力”概念已经能很好地分析运动与作用过程。但由于客观物体存在体积、密度、结构强度、速度等等的差异,这些具体物体的实际受力作用过程,是与质点模型下的受力分析过程,在存在脱节甚至完全不一样的场景。
比如一个高速运动的鸡蛋撞击另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鸡蛋的实验,在牛顿力学质点概念的分析下,自然是动量守恒,两鸡蛋各自或滚动或减速或运动,但实际是两个鸡蛋中一个会撞碎而另一个可能完好无损。又如一个超高速运动的软木条,可以轻松击穿硬钢板,同样是在牛顿力学概念下的分析是难以理解的。而用“势”的对比,就可以简单理解由于速度的不同,导致相同结构质地的运动物体的势强于静止物体的势,或低结构强度低密度的运动物体的势,可以达到高结构强度高密度的静止物体的势,从而导致相互作用时,运动物体的状态改变要小于静止物体的状态改变,最后在宏观上表现为作用结果不同。
用“势”这一概念,可以很好地诠释有体积的物质形态之间在以太层面的相互作用过程,比“力”这一概念更客观,也比“动量”这一概念更基础。“势”,是继“以太波流一体”与“场涡”之后的描绘物质运动形态的又一个未被科学界深入认识的重要概念,它也是东方易道思想表达事物变化的核心概念之一。诸如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让现代人困惑的玄学概念,均可以在“势”这一基础概念之上来诠释其内涵。比如势来为阳,势去为阴,势急来为火行,势急去为金行,势均衡为土行,等等,本章节就不继续拓展分析。笔者会在《广义时空论附录(中)·生命意志篇》与《广义时空论附录(下)·幻化意志篇》继续探讨势的原理,机缘到了必会展现。
上一小节:力·物质作用的实质<<<<<<
下一小节:观察者与参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