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圆地方

李卫东先生在其著作《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中,曾解析甲骨文的“天”字,就是上古时期的人类对月球描绘,其实他只说出一半景象。按象形文字是对事物直观简约的描绘创作,及上面关于不周山的分析可知,“天”字在上古时期,是

宇宙飞船(月球)悬停在巨型金字塔(不周山)上空,并通过天柱连接的整体形象

不周山山顶由于侧向激波作用,导致有一层UFO云雾长年覆盖。“天”字核心意思自然是月球。

在不周山传说中,不周山上方是天柱,天柱上方是天,而在《山海经》中关于昆仑的记载是昆仑上方是天柱,天柱上方是悬圃,又称玄圃。这里通过论证不周山就是昆仑后,就可以确定悬圃就是天。这两个不同名称指代同一事物,源于上古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表述方式。而悬圃,顾名思义,就是悬浮状态下的(种菜)园子,在上古神话传说中,是黄帝的花园和居所,悬于空中,植有各种神树异草。这些词汇都是实指的,而非上古先民凭空捏造出来的。

天=悬圃=宇宙飞船=月球

这里还可以解释一下“天圆地方”的真正意思:天就是月球,是宇宙飞船,是圆的;地就是不周山塔基,是方的。这是由于原始人类被制造出之后,并没有那么丰富的文字与知识去描绘及理解周边观察到的事物,只能用有限的字去描绘有限的东西,看到头顶上的巨大宇宙飞船,就叫天,看到身边的巨大金字塔,就叫地,从而形成“天圆地方”这一观念。现代语境里,天与地这两个概念已经是指代为虚无的天空与厚实的大地。

天圆地方的传说,并不是今人以为的上古先民对宇宙的误解,而都是对当时的实物形态的描绘。只是发展到今天,原意本指不周山+天柱+宇宙飞船的“天”字形象,在当下的月球停在遥远的夜空,不周山崩后的沙漠遗迹又不为人们所认识其真正原因,这个“天”字再无直观的实物对应,并与甲骨文的“天”字形象相去甚远,于是后人们将天指代天空,结果是现代概念下的“天”的形象,与上古先民的“天”的实质相脱节。当然这两者间的意思仍保留某些相近之处,比如都有“在人们头顶上空”的意思,比如现代的“天”字,下部分仍是一个金字塔的形象。现代人将“天圆地方”这一观念当成上古先民错误认识天地形态的例证之一,并常作为上古先民愚昧的佐证,不过是现代人自己不理解上古时期的“天”、“地”内涵而想当然的判定。

现代人理解不了悬圃就是停留在地球上空的宇宙飞船,理解不了“天”字是宇宙飞船悬停在昆仑上方的整体形象,除了西方科学基础理论认识不了金字塔的功用之外,更是源于被考古界的“上古时期只有原始社会形态”这一判定限定了认知。

 

天柱(众)

昆仑(不周山)上方连着天柱,天柱上方再接着天(宇宙飞船)。天柱有两种可能形态:一种是光柱形态,一种是实物柱形态,这里分别作一番简单解析。

光柱形态:

昆仑(不周山)是巨大金字塔,汇集地心振动能量之后,在塔顶上空形成光柱形态,如现实中人们记录的玛雅金字塔上空的光柱,其它地方也有突现的光柱记录,人们对此光柱现象感到莫明其妙,其实是地心强能量振动通过以太涡管逸出后,直接作用于大气,导致空气分子受激发光后产生的辉光现象。当这种能量束长年稳定地作用于大气,上古人类就能随时看到一条明亮的光柱自不周山巨型金字塔塔顶直射上空,抵达宇宙飞船的底部。这金字塔发出光柱的过程,与地球南北两极的极光有完全一样的物质作用机制。

但考虑到“天柱折”这一记录,则天柱有另一种可能形态,在于“折”字是物质结构的弯折,对于光柱形态的天柱其实是不能用“折”来形容的,最多用消失来描绘,如夜间关闭手电筒时的光柱瞬间消失。若天柱为光柱形态,当不周山崩时,则其塔顶上方的天柱也同时消失了,但不会出现“折”这一感观过程。因此天柱的另一种形态是实物柱形态。

实物柱形态:

天柱的另一种结构就是柱状实体建筑形态,即昆仑(不周山)塔顶处,有同样是石头、沙岩堆垒粘合起来的巨型柱形结构,直延伸到天空与宇宙飞船连接。这种结构其实与现代高楼大厦里的电梯通道结构相近,于是上古人们可以通过这一电梯实现地面到宇宙飞船的运输。这在作者的《万物意志篇》的“外一篇:探寻不周山”一文中专有描绘。虽然作者在“探寻不周山”一文中描绘了天柱的实体结构,但作者更倾向于是前一种可能,即上古人类将这条光柱认为是天柱,在于中美洲玛雅金字塔作为不周山的微缩模型,并没有“实体形态的天柱”这一结构,同时玛雅金字塔也有光柱自塔顶向空中射出的记录,那么不周山塔顶的天柱,也可以是同一作用机制与空间结构形态。而实物柱形态还会带来建筑工程量至少大一倍的问题,若这个超科技文明族类有能力直接通过光柱形态的天柱从地表向宇宙飞船运输物资,也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与资源专门去构建一条实体通道。

并且“不周山崩、天柱折”这一场景,存在转述与整理失误的可能。比如在不周山崩时,第一批亲临现场的上古人类的确看到了天柱(作为光柱形态)消失,但“光柱消失”让后人无法想象,更是匪夷所思,于是上古及古代的人们在转述与整理传说过程中,先入为主地认为天柱就是一种实物柱形结构,就用“折”字来形容天柱崩坏的状态。毕竟“天柱是光柱”这一结构形态,甚至都超越现代西方科学熏陶下的人们的理解范围,更何论没多少科学概念的上古转述之人与古代整理传说之人。而“柱”这一概念又给人的感觉本就是实体,那消失的方式只能是折断的过程。到了现代,就成了“天柱折”的传说与记载,而不是“光柱消失”这一说法。

这里是哪一种形态,取决于以后人们对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东阿拉伯沙漠、北非撒哈拉沙漠等相临沙漠总体积与昆仑之墟体积的准确数据考查,在于这些沙漠是不周山崩、天柱折之后残骸,两者的体积是很接近。若这些沙漠的总体积与昆仑之墟(金字塔)的体积是接近的,则说明天柱不是实体结构,而是光柱形态;若沙漠的体积是昆仑的体积一两倍以上,则说明天柱是实体结构,崩折后残骸也变成沙漠,而不是光柱形态。

无论是哪一种形态,地内振动能量被汇集成为柱状形态自塔顶向宇宙飞船发射的物质作用过程都是存在的。这股能量被宇宙飞船的能量接受器吸收,成为飞船可利用的能源,甚至其它飞行器或载运工具都可以应用这股能量实现地面到飞船的运输。

昆仑功用

人们会奇怪上古文明建造这么一个巨大的金字塔是拿来作什么用的。

这就要先了解金字塔的奥秘,由于现代科学并没有完全揭开宇宙物质作用的真相,也就不能诠释金字塔的真正功用,如埃及金字塔被粗略地定性为是法老的坟墓,其实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现代人也有通过特殊仪器探测到埃及金字塔时不时散出异常能量,对此感到莫明其妙。

异常能量,不是金字塔产生的,而是由金字塔汇集地内能量后,而表现为异常能量。地心无时无刻不在核聚变,从而产生高能振动,导致地球内部空间,充满振动波发散与传递,这就是地内振动能量。地内振动能量导致地球主体成分化为流体形态,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地幔熔浆,地震是最直观的地内能量释放的形态。地内振动能量向地表发散,如同人体热量向皮肤发散,会出现有的地方聚集多一些,有的地方分布少一些。在聚集多一点的地方,放一个金字塔结构形态的建筑,振动能量通过金字塔形的倒喇叭口结构,从底部向尖端汇集,当汇集的能量强度足够时,能被人类仪器检测,表现为能量异常。金字塔这种汇集能量的作用,其实与声音通过狭窄空间频率变高原理一样,一个是声波汇集,一个是地心振动波。

地心振动波,是低频形态的振动波。地震时天空有地震云,就是地心振动波挠动云层后的影像。

低频振动波通过金字塔倒喇叭口结构形态汇集,在金字塔尖端处能量聚集,形成高频波,由于塔尖传递媒介不同受阻,而激发,向平面方向发散。许多金字塔形山峰有UFO云形态出现,就是这种激发作用在水汽后的直观影像。部分尖端能量受下方波振动作用向天空发散,作用于大气层空气分子,表现为光柱。

这种地心振动能量也可以通过极光来直观理解,极光也不是科学界所说的是高能宇宙粒子与地球大气相作用的结果,而是地心振动能量通过南北两极逸出后与地表大气层相互作用产生的辉光现象。

金字塔形结构,是快捷便利地利用地心能量的科学手段之一。

这种振动能量经过巨大金字塔结构的汇集之后,在塔尖产生超高能量形态,作用于大气,激发空气分子振动发光,于是化为可见的光柱形态,后被宇宙飞船的相应仪器吸收,就可以用来补充飞船能量。也即

昆仑(不周山),是一个巨大充电宝,可以为飞船或各种需要能源的仪器提供电能

当宇宙飞船停靠在昆仑上空,于是昆仑又可作为船坞之用。而昆仑结构巨大,稍隔离些空间出来,就可以成为生活的地方或作为实验室等之用,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昆仑,是百神之所,是帝生活的地方,这是一种印证。同样,现代人受科学知识与错误理论制约,也就对这种记载理解不了。

昆仑方位(众)

基于以上分析,作者得出一个超乎人们意料之外又合乎记载的结论:

昆仑,也即不周山,曾坐落于塔里木盆地中心。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是昆仑崩塌化成粉尘所致。崩塌过程还填埋塔里木盆地曾有过的海洋,致其消失。这个消失的海洋,就是西北海。

人们之所以想象不了昆仑坐落于塔里木盆地中心,在于被当代各种知识所误导,如认为塔里木盆地是海洋隆升所致,其实是小行星撞击坑。认为沙漠是由副热带高气压所致,其实恰恰相反,是沙漠导致了其上空的副热带高气压形态。认为上古神话只是先民凭空捏造的无任何根据的故事,其实在没有素材与背景的前提下,人们是无法创造的,且毫无事实根据的传说不可能流传地人尽皆知,更让无数代人孜孜不倦地记载与记忆,要知道上古时期人类处于蒙昧原始状态,在甲骨上刻文字,在青铜器上铭文,劈削竹简以墨描,都是费时费力的事,却用来记录这些“虚无飘渺”的事,只当有非常的意义才能让人产生表述的动力。

现代人执这种偏颇的观点,主要是被西方科学简陋的考古发现所误导,认为上古时期人类处于原始社会,人类是猿进化而来,而忽略了各民族不约而同的上古神话传说、圣经、埃及金字塔的超高精度、更广阔的山川大地形貌,都在默默述说上古文明是一个极其发达的科技社会。

沙漠疑云

许多人打算在地球上找到昆仑,有说是埃及金字塔的,有说是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峰的,有说是山西省晋城市析城山,有说是冈底斯山,有说是青藏高原的,甚至有说是云南石林的,等等。除了这些找到的塔与峰明显与山海经记载的是昆仑规模巨大,方位存在于中国西北,是黄河源头这些记载完全不匹配之外,也犯一个静态看待事物的错误,即他们以为昆仑从上古年代到现代是不变化,只静静地处在原地待人们去发现,而忽视了万物是运动的,成住坏空是万物循环之理,所谓沧海桑田就是如此。昆仑,就是不周山,上有天柱,按山海经记载的确是存在过,其规模也的确如书上所描绘,但经过上万年的时间到现在让人们找不到方位,在于现在它只是消失了。

这么一座连着天地的太上神山,在其崩折之后,“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也就是地球地轴偏向的意思,足可见事件发生时的能量释放之大,也印证其规模之巨大,才能在崩折之时让地球都要轴偏向。大凡普通山体、大楼在地震之时崩塌,会产生石块碎片等残骸,若是老旧大楼通过炸药爆破,则会产生更细微的粉尘。昆仑崩塌天柱折断,是被共工这一大神用“头”触之后的结果,因此这一结果除了符合碎片化、粉尘化的一般物理过程与结果之外,也是一个人为(神为)事件。

就如航母要在大海中才能正常游弋,小池塘太小是不行的,对于昆仑这种方圆八百上千里高万仞的大山,也要更大的范围才能容纳的。昆仑在中国西北,但中国西北有平地形态的,又是巨大范围的区域,只有一个:塔里木盆地,盆地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边沙漠。沙漠的沙子,其实是粉尘的另一种说法,住在北方的人们在经受沙尘暴的折磨之后更有感触。

有没有可能沙子就是昆仑天柱崩析后的残骸呢?这里就有一个沙漠疑云的问题。

沙漠,主要成因按现代科学说法是副热带高压导致控制区域气候干燥,雨水稀少,及形成沙漠,并写在地理科教书中,被认为是科学结论。至于副热带高压是如何导致控制区域的石头化成沙子的,则没有可理解的物理过程描绘。而用风化来解释,一般人们看到的风化结果是如戈壁那样的碎石石片存在,能形成大规模细沙的,只是雨水冲刷山体或地表汇集粉尘再沉

淀到河床或海岸而形成。塔里木盆地,怎么能存在这么巨量的沙子呢?

要理解这一问题,就要区分什么是现象,什么是理论。这里沙漠,在科教书上被认为是副热带高压所控制导致气候干燥,雨水稀少。显然,沙漠存在、副热带高压存在,气候干燥,雨水稀少,这些都是现象,是客观事实。而认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导致气候干燥,雨水稀少及形成沙漠,其实是人为主观推论的结果,而非事实。为何不可以是沙漠存在,导致气候干燥,雨水稀少,并在其区域上空表达副热带高压呢?

对比与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同40纬度左右的中国华北、美国中部、欧洲南部,同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何以看不到沙漠?有说理由是由于这些地方没有季风吹入。但问题是季风为何吹不到沙漠地区?是季风太弱了吹不到呢,还是由于沙漠的存在让季风吹到了也造不成影响?现实的地理环境中,有很多沙漠就在海边的,无数的水汽从沙漠上空飘过却无法形成降雨,就在于是沙漠的存在的结果,更有沙漠本身就处在水里。且察看历年的全球卫星云图影像可知,每年都有无数的水汽云团从塔里木盆地上方经过,但此地就是雨水稀少。因此用副热带高压控制导致沙漠成因,是一个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于是可以反过来理解,即沙漠存在,导致气候干燥,雨水稀少,植被不能覆盖,并在其区域上空表达为副热带高压。这里带来的问题就是沙漠基于什么原因存在?

可以先看一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般数据: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个数据带来的疑问之一是平均年降水量只有100毫米的沙漠,何以年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按质量守恒定律,这数据说明一个事实:每年除了上方少量降水之外,其它地方汇集入沙漠的水占比重更多。这些水唯一的来源只能是周边高山雨水向低洼地汇集的结果。

这一结果又带来一个推论: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之前,每年这么巨量的水汇集的结果,必会带来塔里木盆地成为海洋。于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之前,塔里木盆地会一直是海洋,没有任何地质构造来说明塔里木盆地海洋向沙漠自然转变的可能,在于这每年汇集的水量在沙漠形成之前与之后,都是如此的巨量,根本不能用地壳上升、海洋干涸之类的地质活动来说明。如此可知塔克拉玛干沙漠不是自然形成的,那可以考虑另一种情况:非自然形成的。